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一篇 多情須講理 - 放開胸懷做領導

  是非要溫柔:聖嚴法師的禅式管理學 

  聖嚴法師

  第一篇 多情須講理 - 放開胸懷做領導

  

    放開胸懷做領導

  

  身爲團體中的一分子,領導人的責任是什麼?

  

  如何擺脫支配心態,和員工分享成就?

  

  做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心態是責任,而不是權威。領導者的身分代表著全體的員工,是整個公司信譽和光榮的象征。

  

  企業中,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各站在不同的立場,也都有各自的責任。領導人的責任是提供他自己的智慧、經驗和個人的社會資源及財務資源,來爲社會服務。

  

  如何爲社會服務呢?首要是凝聚一群與自己理念相同或願意接受自己理念的人,來共同開創一番事業。領導人在這一番大事業中,扮演的是一個主導者的角色而已,不等于是全體。整體應是指共同參與的所有人員,包括合夥人、股東、職員,甚至于客戶,也就是在共同的生命體內求生存、求發展,共存共榮的所有成員。

  

  公司不是私人財産

  

  因此,領導人不能把公司的資金、財産,當作自己個人口袋裏面的東西,也不能認爲公司的動産、不動産,人力、物力、經營的信譽,都是出自于自己一個人的本領,自己有權來任意支配。若有這種心態,一時之間,可能經營還不錯。而事實上,已暗藏著問題,會造成其它人員心中的不平衡、不服氣,因爲其它人也出了力,也盡了心,也付出了他們的貢獻。

  

  有些領導者會認爲,場面是自己奠定的,事業是自己創造的,財産是自己經營滾轉出來的,員工只是工具,請員工來幫他賺錢,他支付員工薪水,就好像他養了雞,雞生蛋給他吃一樣。他雇用員工,將員工當成賺錢的工具,對于存有這種觀念的老板,如果是在封閉式的社會,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那還好;但當社會開放之後,員工就會心不甘情不願,甚至造成離心離德,敢怒不敢言。一旦公司發生一些風吹草動的危機時,員工便會馬上反臉相向,就難免要出現衆叛親離的狀況了。

  

  因此,老板應有這樣的共識︰公司不是屬個人的,公司是屬于大衆的,甚至自己也只是奉獻給公司的一分子而已。

  

  經營企業的過程,就像人生一樣,有起有伏,作爲一個老板,要有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雅量。

  

  隨著環境的變遷,隨著時代的變動,任何一個機構都會有起有落,有經營得很辛苦的時候,也有經營得非常順利的時候。如果負責人不會做人,老板的心態有問題,那麼在公司順利的時候,領導方式像是個秦始皇、拿破侖,沒有問題,大家都會聽他的,因爲聽他的人才有飯吃,才有錢賺,才有前途。但是一旦公司産生問題而走下坡時,老板就會很倒黴、很痛苦,就會面臨衆多員工求去的局面了。

  

  把誠信放心上

  

  所以作爲一個老板,得失心要少一些,一定要把誠心、信譽放在心上。除了寬待員工,對客戶也不能失信、不能怠慢。公司的服務好、信譽佳,就是老板的光榮及成就。如果公司經常受到政府的獎勵,受到媒體的報導,獲得社會大衆的好評,這種被社會公器公認的榮譽,不僅是老板的經營有方,更是全體相關人員共同生命力的展現。(原載《天下雜志》一七四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