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四篇 癡 - 煩惱與愚癡

  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聖嚴法師

  第四篇 癡 - 煩惱與愚癡

  

    煩惱與愚癡

  

  愚癡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廣義的愚癡,是泛指所有一切煩惱;而狹義的愚癡,是指觀念、看法或思想上的問題,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緣,或是因果顛倒,甚至于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緣。

  

  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因有緣才能完成,其中因是主要的條件,緣則是次要的、客觀的條件;一個主要的條件再加上一、兩個以上的客觀條件,就是因緣。如果事情能成功,那是由于因緣成熟的關系,有時不能成功,也是因爲因緣的關系。

  

  因此,如果不希望得到壞的結果,就不要造壞的因。同樣地,如果希望獲得好的成果,那就一定要有好的因才能促成。但是我們往往倒果爲因,永遠搞不清楚造成結果的真正原因,不是想占人便宜,就是自己做了壞事卻不負責任,不僅爲自己製造困擾,也造成別人的困擾,因此就一直在因果的纏縛中痛苦。所以,不知道因果、不知道因緣的人,就是愚癡。

  

  因果一定是從因到果,但它不是單線式的從因到果的關系;而是在從因到果的過程中,又有種種的緣配合,然後産生了一個結果出來。譬如我們要一粒種子直接變成瓜,那是不可能的事。一定要經過人工的培育,加上陽光、空氣、水、肥料,以及其它的因素配合,才能夠開花結果。所以說,因果本身是很複雜的。

  

  再從廣義來講,人只要有煩惱,就表示愚癡。在《六祖壇經》裏,形容愚癡就像雲或霧一樣,當天空有雲霧時,我們就看不到太陽和天空了。但是事實上,天空和太陽並不會因此而消失,只是雲把天空和太陽遮住了,使得人看不到而已。但雲霧是因爲空氣裏的潮濕,再加上溫度和其它因緣的關系才形成的,所以它本來就不存在,是因緣聚合而成。因此,當因緣不具足時,總會煙消雲散。

  

  而我們有煩惱的時候,就像被雲遮住了一樣,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因此失去了理智,産生了情緒,煩惱也跟著情緒出來。還好煩惱就像地球表面的雲霧一樣,並非不變的、永久的,而會很快地就恢複原本的萬裏無雲。因此,佛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來就是佛,只是因爲有了煩惱才變成衆生。

  

  雖說佛性從來都沒有變過,但是衆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恒的。然而就是因爲衆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爲何,就不會以苦爲樂,而佛法就是當衆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