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我成長 - 老年生活靠自己

  方外看紅塵 聖嚴法師

  

  

    老年生活靠自己

  

  問

  

  很多年輕人失業了,叁十不立,只能靠父母養。政府發布的資料也顯示,再叁十年,臺灣年輕人扶養老人的擔子愈來愈重,但工作機會愈來愈少,自身難保,又怎麼負起扶養老人的責任呢?

  

  答

  

  這是整個社會製度、經濟環境、社會福利的問題。人口老化是普遍現象,不只臺灣,已開發國家特別嚴重。臺灣跟許多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年輕人不喜歡生小孩,怕孩子生多了,教育負擔加重,自己也會沒時間發展事業。至于落後國家,出生率雖然比較高,但小孩的死亡率也高。

  

  就臺灣來說,年輕人的失業率持續攀升,是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會影響社會生産力;工作機會少了,需要人奉養的老人卻持續增加。許多人擔心,未來臺灣勞動人口的産值,無法支撐整個社會的養老費用。

  

  有意思的是,現在臺灣的失業率提高了,卻要依賴外籍勞動人口,來做一些偏重勞力的工作。已經失業的人,爲什麼不能暫時接受勞力工作呢?他們高不成低不就,所以覺得工作難找。事實上,只要懂得用頭腦,願意付出勞力,仍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而現在的老人有老人津貼,每個月可領叁千元;有的老人住在鄉下,叁千元已夠用,因爲住的房子是自己的,還有保險、健保。這些福利是政府給的,用的是納稅人的錢,父母倒不一定需要子女給生活費。因此老人看待這個問題,要未雨綢缪,幫自己留一條路走。如果能未雨綢缪,預先爲自己的老年生活設想,早一點存老本,要是子女沒有能力奉養,老來生活也不會太辛苦。

  

  法鼓山有很多老義工,十幾年來都在爲大衆服務。他們年輕的時候照顧子女,現在老了,不但不需要兒女照顧,還有余力照顧兒女。老人家的花費不多,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愉快的身心。

  

  如果能未雨綢缪,預先爲自己的老年生活設想,早一點存老本,要是子女沒有能力奉養,老來生活也不會太辛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