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我成長 - 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方外看紅塵 聖嚴法師

  

  

  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問

  

  法師常勸人遇到困境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難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憂慮,就是時時擔心,如何才能做到「處理後就心無牽挂」呢?

  

  答

  

  放下,需要智慧。沒有智慧,就放不下。

  

  有位法師在公車上讓座給一位老太太,這位老太太是跟著一位中年人、一個小孩一起上車的。這小孩是老太太的孫子,老太太就把法師讓的位子給了孫子坐。

  

  法師心中嘀咕:「我是看你站得不穩,才讓座的。」過了兩、叁站,那叁個人要下車了,老太太轉頭東張西望,不是找法師,而是找後面一位她認識的年輕人,要他過來坐孫子空出來的位子。

  

  法師心裏想:「怎麼有這種人啊?我讓的位子,你不坐了,應該還給我,至少跟我說聲謝謝,竟然還叫別人來坐!」這位法師對這件事耿耿于懷,十多年過去了,他還在講這個故事,這件事說明了人性自私,非常可憐,但連法師也不見得放得下。

  

  「放下」是事情過了,就不再牽挂,不再影響到自己。

  

  我在美國紐約的禅中心靠近拉丁區,治安不太好,有位女信徒晚上來參加打坐、聽經,就在某個轉角,兩個年輕人靠近她,一個人搶了她的皮包跑了,另一個人還對她說:「裏面有什麼東西?我去叫他送回來。」結果當然是不會送回來的。

  

  這下子怎麼辦呢?她慌了,手足無措,只能來找我想辦法。我說:「快報警。」

  

  「面對它」,是冷靜面對自己被搶劫的事;「接受它」,接受這樣的事就是發生了,時光無法倒轉;接下來的「處理它」,就是報警。

  

  這位女信徒在這件事之後,再也不敢走被搶劫過的路了,有一、兩年晚間都不敢到禅中心。她覺得太危險,不能再去了;萬一又遇到歹徒就太可怕了。後來整個區域治安變好,她才又回來參加共修。

  

  事情發生了,有智慧的作法是看清情勢,出門盡可能不帶貴重的東西,手提包也不要貴氣的。采取了必要的改變和處置,能預防的都做了,就是處理了,就應該要克服恐懼,要放下。

  

  「放下它」,並不是從此不再處理,而是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盡心盡力去做,但內心不憂慮。憂慮是沒有智慧的人,懂得放下,才有智慧,才能自在。

  

  「放下」是事情過了,就不再牽挂,不再影響到自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