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認識
五、怎樣成爲一個佛教徒呢?
基督教的新舊各種教派,無不重視洗禮,經過洗禮之後,才算是合格的基督徒。這與印度外道以爲在﹁聖河﹂中沐浴即可除卻罪惡的迷信行爲相似。(注)
不過,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爲佛教的教徒,必須經過「叁皈」的儀式,這一儀式的重要性,也像國王的加冕、總統的就職,以及黨員的入黨等,是打內心表現出來的一種效忠的宣誓、一種懇切的承諾、一種渴仰的祈求、一種生命的新生、一種虔誠的皈投,所以這在佛教看得極其重要。否則的話,縱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沒有注冊的旁聽生,這對于信仰心理的堅定與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叁皈的儀式,是請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證,並且教授叁皈的內容,那就是:
「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念叁遍)
我某某,皈依佛竟,甯舍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皈依法竟,甯舍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
我某某,皈依僧竟,甯舍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衆。」
叁皈的儀式,簡單而隆重,主要是使自己一心一意地皈投叁寶、依仰叁寶,獲取聖潔而堅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揚佛法的出家人,從這叁大對象的皈依,可以得到現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來的解脫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無上至寶,所以稱爲叁寶,所以信仰佛教也就稱爲皈依叁寶。
【注解】
《增一阿含經》卷六〈利養品〉:有一婆羅門勸佛至孫陀羅江側沐浴除罪,佛以不與取、不殺生、不妄語、無增減心等告之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