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認識
一、佛陀是什麼?
佛陀,這是印度古代梵文的音譯。
佛陀,含有自己覺悟、覺悟他人、覺悟一切而無所不知無時不覺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爲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
佛陀,簡譯爲佛,是在我們這個世界,距今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叁年),生于印度迦毗羅衛城的釋迦太子,成道之後,稱爲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意爲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對于聖者通用的尊稱,意爲寂默。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從釋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們明白,在現有曆史的記載中,雖然只有釋迦一人是佛,可是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的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的佛存在。
所以,佛教不以爲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
一、佛陀是什麼?︱
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衆生(主要指動物),不論已經信佛與否,將來也都有其成爲佛陀的可能,因爲佛教相信:佛陀是已經覺悟的衆生,衆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
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將佛陀當作唯一的神來崇拜,也不承認另一個宇宙的創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無神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