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方法
二、修行的意義
今天的講題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認爲修行是出家人到山裏去,或是關起門來在寺院裏才能修行。事實上修行二字固爲佛教名詞,但在每個人日常生活裏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們房子壞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壞了要修理,同樣的,我們的生理行爲或心理行爲如果不常檢點的話,我們也會漸漸變成壞人。中國的曾子所講的「吾日叁省吾身」,就是說我們應該每天檢討自己的行爲。每天若都這樣反省的話,縱有錯誤,也容易隨時改正。
至于「修持」,是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恒,日日時時,乃至每一秒鍾都要修行。有些人做了錯事,當天或能覺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會再錯,他沒有勇氣和決心把自己改正過來,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則一定要在發覺自己有錯誤之後,加以修正、修理,並且應該切切實實地照修正過的行爲繼續努力下去。
所以我們說修行要反省自己:不該做的事不再做,該做而尚未做的事,應該就開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