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做一個居士 九、居士的宗教生活

  怎樣做一個居士

  

    九、居士的宗教生活

  

  從原始聖典阿含部及律部中看,居士的宗教生活,也就是叁皈、五戒、八正道、五法具足、四攝法等的生活,居士與一般俗人生活的不同處,也是從這些德目的實行之中表露出來,這些德目,上面已講過了。

  

  所未講的,是修持解脫道的問題。解脫道不離戒、定、慧,這可參閱我的另一篇拙作〈怎樣修持解脫道?〉,便可獲得一個概要。在此不再贅述。

  

  但是,在一個居士的日常生活中,必須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時間,來將身心全部交給自己的信仰,如能定時定數那是最好,至少每天不得少過兩次。這樣才能得到修持的力用。配合自己的生活環境,拜佛、靜坐、誦經、念佛(如環境嘈雜,觀想默念即可)、忏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誠懇切地悔過,以及對于叁寶恩德的感仰),選定一兩種,作爲日常的恒課,但于忏悔一項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斷地忏悔之中,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才能不斷地邁向成佛之道;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覺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變換氣質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發現的人。古人的宗教經驗,往往也是從忏悔之中得來的。忏悔不一定要儀式,跪著、坐著、站著,均無不可。不過,凡在功課之時,必須放下萬緣,一心皈命,縱然少到每次僅僅數分鍾,行持久了,日子長了,必有效驗可觀,至少,對于人生的境界,必將開朗豁達。這也就是解脫道的實踐工夫。

  

  如果時機因緣許可,應當設法多參加寺院中比較長期的法會,全力精進。但也不能僅靠參加法會,否則便成一曝十寒,得不上力。

  

  居士如果希望吃素,那是很好的,但你一定先要求得家人一致而充分的諒解;如果希望在每月的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那你至少要預先征得你丈夫或妻子的同意。否則,因了學佛而使家庭失去和樂,那是不應當的。

  

  總之,一個居士應當是一位菩薩道的實行者,首先要變換自己的氣質,再來佛化家庭,然後佛化社會。居士當擁護叁寶,切不可毀謗叁寶。

  

  (本篇系應佛教文化處的要求而寫,曾于一九六四及一九六五年單行印刷兩版,現收錄于《學佛知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