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佛教徒嗎?
六、生天與享福
由此可見,若系善良的民間信仰,以及其他各派的神教信仰,不論信的是多神或一神,只要不違背人間的倫理,並合乎生天的條件,便可歸屬于佛法的第一個層次,即人天善法。此即是教人應有人的品格,當盡人的職責,並修天福,憑借所修人天的衆善福德,死後即能還生爲人,或生天界。所以修了人天善法,總比由于專門作惡而招地獄、餓鬼、畜生的叁類惡報,要好得多。
不過,人間壽命很短,最多百年左右;天界壽命雖較人間爲長,仍難免報盡而死。以佛教所見,天分叁類,最上無色界,其次色界,均系修得禅定者所生;最下欲界,乃系修福行善者所生。欲界天人的壽命,從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到他化自在天,一共六個層次,一天比一天更長。最低的四天王天壽命,即以人間五十年爲其一晝夜,壽長五百歲。向上依次遞增,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以人間的一千六百年,爲其一晝夜,壽長一萬六千歲。不過當他們天福享盡,即從天上壽終,還回人間,乃至下墮惡道。
享受人天福報,猶如仰天射箭,當其勢盡力竭,即下墮地面,此乃因其未出生死輪回。羅漢則已出叁界生死。菩薩則雖出世間,而還入世間,廣度衆生。唯菩薩入叁界,不同于凡夫的輪回生死,好象犯人入監獄是爲服刑,司法人員及教化師雖然也進監獄,他們卻是自由之身。
羅漢永遠脫離生死;菩薩雖處于生死及煩惱的衆生群中,卻不受生死的束縛及煩惱的煎熬;而佛是菩薩所成,羅漢也有轉爲菩薩的可能。凡夫倘若以菩薩爲榜樣,那就是見賢思齊,發心修學菩薩的法門,即成爲菩薩道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