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門品
叁八叁 勇敢斷除于(欲)流,汝當棄欲婆羅門!若知于諸蘊滅盡,汝便知無作(涅槃)。
叁八四 若常住于二法,婆羅門達彼岸;所有一切系縛,從彼智者而滅。
叁八五 無彼岸此岸,兩岸悉皆無,離苦無系縛,是謂婆羅門。
叁八六 彼人入禅定,安住離塵垢,所作皆已辦,無諸煩惱漏,證最高境界,是謂婆羅門。
叁八七 日照晝兮月明夜,剎帝利武裝輝耀,婆羅門禅定光明,佛陀光普照晝夜。
叁八八 棄除惡業者,是名婆羅門。行爲清淨者,則稱爲沙門,自除垢穢者,是名出家人。
叁八九 莫打婆羅門!婆羅門莫瞋,打彼者可恥,忿發恥更甚!
叁九○ 婆羅門此非小益──若自喜樂製其心。隨時斷除于害心,是唯得止于苦痛。
叁九一 不以身語意,行作諸惡業,製此叁處者,是謂婆羅門。
叁九二 正等覺者所說法,不論從何而得聞,于彼說者應敬禮,如婆羅門敬聖火。
叁九叁 不因髻發與種族,亦非生爲婆羅門。誰知真實及達摩,彼爲幸福婆羅門。
叁九四 愚者結發髻,衣鹿皮何益?內心具(欲)林,形儀徒嚴飾!
叁九五 諸著糞掃衣,消瘦露經脈,林中獨入定,是謂婆羅門。
叁九六 所謂婆羅門,非從母胎生。如執諸煩惱,但名說「菩」者。若無一切執,是謂婆羅門。
叁九七 斷除一切結,彼實無恐怖,無著離系縛,是謂婆羅門。
叁九八 除皮帶與缰,及斷繩所屬,舍障礙覺者,是謂婆羅門。
叁九九 能忍罵與打,而無有瞋恨,具忍刀強軍,是謂婆羅門。
四○○ 無有瞋怒具德行,持戒不爲諸(欲)潤,調禦得達最後身──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一 猶如水落于蓮葉,如置芥子于針鋒,不染著于愛欲者──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二 若人于此世界中,覺悟消滅其自苦,放棄重負得解脫──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叁 有甚深智能,善辦道非道,證無上境界,是謂婆羅門。
四○四 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無家無欲者,是謂婆羅門。
四○五 一切強弱有情中,彼人盡棄于刀杖,不自殺不教他殺──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六 于仇敵中友誼者,執杖人中溫和者,執著人中無著者──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七 貪欲瞋恚並慢心,以及虛僞皆脫落,猶如芥子落針鋒──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八 不言粗惡語,說益語實語,不解怒于人,是謂婆羅門。
四○九 于此善或惡,修短與粗細,不與而不取,是謂婆羅門。
四一○ 對此世他世,均無有欲望,無欲而解脫,是謂婆羅門。
四一一 無有貪欲者,了悟無疑惑,證得無生地,是謂婆羅門。
四一二 若于此世間,不著善與惡,無憂與清淨,是謂婆羅門。
四一叁 如月淨無瑕,澄靜而清明,滅于再生欲,是謂婆羅門。
四一四 超越泥濘崎岖道,並踰愚癡輪回海,得度彼岸住禅定,無欲而又無疑惑,無著證涅槃寂靜──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一五 棄舍欲樂于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欲樂生起者──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一六 棄舍愛欲于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愛欲生起者──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一七 遠離人間縛,超越天上縛,除一切縛者,是謂婆羅門。
四一八 棄舍喜不喜,清涼無煩惱,勇者勝世間,是謂婆羅門。
四一九 若遍知一切──有情死與生,無執善逝佛,是謂婆羅門。
四二○ 諸天幹闼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煩惱漏盡阿羅漢──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二一 前後與中間,彼無有一物,不著一物者,是謂婆羅門。
四二二 牛王最尊勇猛者,大仙無欲勝利者,浴己(無垢)及覺者──我稱彼爲婆羅門。
四二叁 牟尼能知于前生,並且天界及惡趣,獲得除滅于再生,業已完成無上智,一切圓滿成就者──我稱彼爲婆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