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的功能
培養完美的人格
完美的人格,可從教育、藝術、宗教等熏陶之中養成,但那並不完全可靠。有些人迫于名利及權勢等欲望的誘惑,接受了教育、藝術、宗教的熏陶,在人前也能表現出高尚的人品和聖潔的行爲,他們的內心,卻包藏著不可告人的熊熊野心和陰謀詭計。這些人,我們稱之爲雙重人格。
因此,世間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僞君子,也有藏形于教會之內、列身于教士群中的魔鬼。因爲,不論是宗教的教條、教育的倫理、藝術的欣賞,均系由外來的灌輸,甚至是權威的高壓,這些與個人內在的欲求,未必都能夠吻合。
坐禅,是培養完美人格的最好方法,它是由于內發的自覺,而達到人格升華的目的。不需教條來施予任何壓力。倫理、道德,對于坐禅的人是沒有用處的東西。而且,宗教的教條、倫理的標准、道德的尺度,均會由于時代、環境及對象的不同而失卻其可通性。所以,近世以來的新興宗教之出現,幾乎如雨後春筍,乃至佛教也不例外。
禅雖脫胎于佛教,因其不假外緣,不立文字,故系萬古長青的修行法門。坐禅的實習,是將﹁自我﹂這樣東西,像剝芭蕉樹一樣地,一層妄念又一層妄念剝光之後,不但見不到一個裝模作樣的我,連一個赤裸裸的我也見不到的,起初是將自我暴露出來,最後則根本無物可讓你暴露。
所以,坐禅的人,不必向別人掩飾什麼,也不必爲了改造自己而感受到來自外在的壓力,更不需像忍受著痛苦割除毒瘤那樣地掙紮的必要。坐禅,只是循著修習的方法,漸漸地將妄念減少,乃至到了無念的程度,你自然會發覺你過去的存在,只不過是存在于一連串煩惱妄念的累積之上,那不是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是與一切客觀的事物不可分割的,客觀事物的存在,是你主觀存在的各部分而已。所以你不必追求什麼,也不必厭棄什麼,你的責任是如何將你的全體,建立得更有秩序、更完美。
坐禅的人,到了這樣的程度時,他將是一個熱愛人類的人,也將是熱愛一切衆生的人。他的性格,將會開朗得如春天的陽光;縱然爲了接引及教化方法的運用,在表情上也有喜怒哀樂,他的內心則必是經常平靜而清澈得如秋天的明潭。這種人,我們稱他爲開了悟的人,或稱之爲賢者、聖者。
釋迦牟尼佛曾說:「一切衆生無不具備佛的智慧和功德。」如果你向往坐禅者可能得到的利益,你的願望必將成爲事實。不論男、女、老、少,不別智能的優劣、體能的強弱,也不問職業、地位和宗教信仰,禅的大門是爲一切人開放的。
只是有一句極要緊的話,必須告訴你,你看了這篇討論禅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本身,絕不等于「禅」那個東西。坐禅的事實,尚等著你下定決心,並以恒心來實際地跟著你所信賴的老師去學習,否則,這篇文章僅僅爲你增加了一些知識的葛藤,無助于你希望學禅的一片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