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五四運動 四安:提升人品的主張

  心五四運動

  

    四安:提升人品的主張

  

  ─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我們要把佛法落實在人間的社會。把佛法送到每一個人的家庭裏,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接觸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爲人間帶來溫暖,讓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業安,這個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安心-在于少欲

  

  少欲知足,就不會有強烈的欲望而貪得無厭,就能夠安自己的心。

  

  安他人的心是一種菩薩行爲,也是一種慈悲願心,發起悲願來福利衆生,爲他人謀求福利;否則僅僅少欲知足,不但不夠積極,甚至還有可能是消極的。

  

  上等人安心于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中等人安心于事,給他適量而較忙的工作,他就不會自尋煩惱,或爲他人製造煩惱。下等人只知安心于名利物欲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安心于事,而非做個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身-在于勤儉

  

  人是應該工作,但工作不等于人生,人生也不僅是爲了物質的富裕而工作,更不僅是爲了滿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勞地工作。乃是爲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獻而工作。

  

  勤勞努力除了讓身體健康、心裏平安,還多半會得到物質的報酬,但是有了物質的報酬,必須節製地使用,否則爲了享受物欲,對身心又會産生不健康的行爲,換句話說,也就是勤勞以後,應該要儉樸,

  

  所以「勤勞」、「節儉」這兩個原則是身體健康的秘訣。同時,儉樸的結果,便會擁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給他人,到那時候你將會是一個人人都喜歡、人人都贊歎的人。

  

  安家-在于敬愛家庭的溫暖在于互相敬愛,家庭的可貴在于互相幫助。互助的意思,是讓需要接受幫忙的人,能夠得到幫助。幫助對方的時候,不要趾高氣揚,不要認爲自己是施恩者,別人應該感謝你;而是應該心存感謝,感謝他讓你有機會來做奉獻,有機會在爲他人服務之中獲得成長。

  

  安家的要領是互相尊敬、互相學習、互相體諒、彼此關懷、彼此感恩、彼此奉獻。僅在物質上把自己的家安頓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各盡其力,各守其分。

  

  安業-在于廉正

  

  一般人所講的安業,是指對他自己的職業、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叁類行爲的清淨與精進爲範圍,便已經將個人行爲,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內了。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爲,安于身口意叁業的本分,不要輕舉妄動、沒有准則,不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也不要心猿意馬、叁心二意,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修養。

  

  敬業樂群雖是老生常談,但很不容易做到,縱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稱心如意,一旦有一些波折、困擾、難題出現的時候,就會懷疑所做的工作,是爲誰辛苦爲誰忙?若出現了這些想法,就不是敬業樂群了。

  

  敬業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負責認真;精進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你的心力、體力、能力,樣樣都是持著保留的態度,就不叫敬業精進了。

  

  對自己的任何行爲,都應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觀點來考量,不爲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爲他人的福利而努力,並且是以他人的遠利與近利來考慮、來設想。不論在家中、在公司,乃至在任何場合,如果都能夠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相信你就會很有人緣,也會很得人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