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功的助緣—聖嚴法師與張怡筠、嚴長壽的對話 厘清生命的意義

  成功的助緣—聖嚴法師與張怡筠、嚴長壽的對話

  

    厘清生命的意義

  

  葉樹姗:當我們在追尋自我價值時,要如何學習著讓自己的心強壯起來,才會不受外界的幹擾並真正暸解自己的價值呢?請教張博士的想法。

  

  張怡筠:一些哲學家將人的生命分成叁個層次:第一是生存的層次,即是維持生物體的生存,醫生通常都在照顧此層次;第二是生活的層次,當身體健康的時候,所進行的一些生活相關活動,這部分與心理能量非常有關;第叁是生命的層次,便是聖嚴法師與我們探討的議題--「生命的價值在哪裏?」。

  

  雖然我一直從事心理學的研究,事實上心理學對于情緒困擾的處理方式,無論是不高興、生氣或郁卒、難過,總結來說只是治標,我認爲真正能夠治本的是宗教與哲學。原因何在呢?重點在于,透過宗教或哲思,人們將生命主軸厘清後,面對生命中所出現的各種狀況,就可以輕易應付。

  

  我在大葉大學研究所任教期間,每回上第一堂課程時,我會請學生先把書本放到一旁,要他們思考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想不清楚,光靠課本的學習也無益。

  

  首先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從事心理學情緒管理研究多年,我發現許多容易困在情緒障礙中的人,多半是因爲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不了解活著爲什麼。美國九一一事件,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生前有機會打電話給親朋好友的罹難者,在最後時刻,都只說了叁個字「我愛你」,沒有討債、報複或任何怨恨的字眼。當生命走到盡頭時,生命的本質便顯現出來了,而這種本質與愛有很大的關聯。

  

  聖嚴法師曾說過,他因爲出家而沒有俗世家累,所以更能將關心範圍擴大,這在心理學上稱作「社會聯結」,當生命與周遭愈多生命體發生有意義的互動、接觸及緊密連結後,我們的生命就因此豐厚了起來。法師爲什麼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可以奉獻?就是基于它的生命連結比一般人來得豐厚,也更能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逆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