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發揮叁寶功能

  發揮叁寶功能

  住持叁寶是基礎,理體叁寶是目標。

  住持叁寶:這是外相的叁寶,有相狀的,能被我們見聞覺知的,包括佛寶--佛像塔廟,法寶--文字經典,還有僧寶--剃除須發,身披袈裟、受持比丘、比丘尼戒的出家衆。

  理體叁寶:這是內心的功德,雖然我們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事實上,它是存在的,這是一種心地法門。理體的佛寶是法身佛,是清淨的功德所成就的法身,法身有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等五種,叫五分法身。理體的法寶是寂滅的真理,是無爲法。理體的僧寶是,約心地功德來說,一切的聖人都有資格稱爲僧寶。

  從次第上來說,起初我們所皈依的是住持叁寶,先皈依有相的叁寶,才能趨向無相的叁寶。我們一定要先對佛像禮拜、贊歎、作願,皈依住持叁寶,內心産生善業力,然後再皈依理體叁寶,內心産生正念力。若只是在住持叁寶上用功,這是“執事昧理”,只在事相上皈依,但心中沒有産生正確的觀照,這樣只能成就人天福報,並不能産生解脫的力量。皈依住持叁寶是成就善業力,皈依理體叁寶成就正念力。如果只修皈依理體叁寶,而沒有皈依住持叁寶,這是“執理廢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用。

  如有一位在家居士,研究佛教並有很多佛法的著作,有一次他生病,一個人生病時,運勢會比較衰弱,于是就有鬼神在晚上壓迫他,因爲他平時只重視理體叁寶,雖知道佛法的道理,也不斷的觀照,但他忽略住持叁寶的歸依,結果對鬼神的壓迫一點辦法也沒有,于是他趕緊在藏經中找大悲咒,看大悲咒怎麼念,然後照著念,但爲時已晚,因爲他念咒語不熟練,根本比一個阿公阿婆還差,阿公阿婆遇到鬼神,會大聲念阿彌陀佛,鬼神就跑開了。

  所以要皈依住持叁寶,也要皈依理體叁寶,住持叁寶是基礎,理體叁寶是目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