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四教
天臺宗的智者大師把佛法的內容分成藏、通、別、圓四教:
(一)藏教:這是小乘教,小乘教爲何說是藏教?《法華經》說小乘教是叁藏教,經、律、論叁藏的法義區分明顯,不像大乘佛法的戒律中有教理,教理中也有戒律,所以叁藏教是根據《法華經》而安立,它屬于小乘聲聞法。
(二)通教:通教的義理類屬于中觀的學者,中觀爲何說是“通”呢?智者大師說,“通”是指通前通後,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佛法不論修大乘或小乘,內心皆以空爲基礎,“叁乘共坐解脫床”,所以空義的教理是大、小乘皆要學習的,故稱爲“通”。
(叁)別教:別教是類似唯識學者,以阿賴耶識的受熏,界定整個染淨因果。阿賴耶識的緣起思想,爲何稱爲“別”呢?“別”是指別前別後,別前藏教,別後通圓,它是發明諸法的差別,故稱爲別。
(四)圓教:智者大師認爲《法華經》、《涅槃經》及天臺宗的思想,皆屬于圓教,因爲它可以把前面藏、通、別的種種差別相,會歸到現前一念心性,融通了理性的空義與種種事相的修持,故稱爲“圓”,圓是指圓融無礙。以上的通教、別教、圓教是大乘的叁系,藏教是小乘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