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集義▪P5

  ..續本文上一頁女,各具能所,分別造作。

  色身見,無始造作,自性朦迷;業識不能清淨,佛性不能顯現。

  身相見,自我意識強烈,受製于形相中;我、人、衆生、壽者之相見,爲之障礙。

  因此,色身也好,身相也好,無非是局限于「我」的知見與煩惱之中;必須于種子生起現行之時,竭其所能,從事認識和了解的工作,進而于中有所發現,方始步入突破自我的境地。如是于現行中以道而熏習菩提種子,久而久之,無始之業,逐漸清淨;當然,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殊勝之果,即能圓滿成就。

  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法不離世間法,因世間的問題,緣佛陀的智慧;認識問題,不爲問題所迷惑,了解問題,于問題中發現症結;然後,突破問題,得到答案。

  所謂諸相非相,便是在這樣的運作之下,于相不否定,亦不排斥,務求相的認識與了解,然後于相中發現真象,不爲所轉;進而予以突破,反迷惑而成覺悟。

  這便是諸相之生起,因究竟不爲之轉,不爲之迷;得以相之業,予以之爲道,才是諸相非相的真實谛義。或者說,于相不住,于相發現,于相而覺;轉業爲道,轉迷成悟,即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了。

  十四、如如相境

  如,是圓滿。

  如,是成就。

  相,是行色。

  境,是了別。

  于相,知法之體,識體之用;探討成、住、壞、空的因果關系。

  于境,知因之能,識緣之所;發掘生、住、異、滅的因緣法則。

  如相,乃因相而顯境界;如境,乃因境而解相分。

  相與境,並具體用之功,圓成相境之德;或者說,于相而有分別,因分別而見道,是爲般若波羅蜜的勝義谛。

  經雲: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經雲: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前者是相如,後者是境如;不應色見,但取法相,無有少法,當得勝境;般若波羅蜜,便是這樣的著手,這樣的修養,這樣的提升,乃至徑然增上。

  色見是著相,少法是著境;因色而生法相,因法而生境界;如業是障,因業而知障,因障而究道,因道而悟解;亦即所謂爲汙垢而求清淨,皆是相通的道理。

  經雲:于法不說斷滅相。

  于行色的了別,是認識,是探討,是發現而後能夠突破;是故,不說斷滅,以入達圓滿成就而爲行者般若的修養工夫。譬如泳者,躍身江河,浸透水中;雖然,水不入喉,沒有口渴的情識;但是,不能說是未喝而渴,或者是已喝不渴,或者是無喝無渴。

  般若是慧,學佛之道,無非是培養智慧;智慧的形成,在于行色的了別;行色的層次,依于個己的修爲而定深淺高下。因此,相的內外,境的差別,決定于般若培養的成份;也就是說,般若工夫越深,于相的認識,境的展露也就越高。不過,如何入于「如如」的地步,首當具備雄厚的般若的基礎,就像是房屋的設計,高樓大廈的建築,必須奠定堅固的基礎,結實的架構;至于式樣和格局,倒是可以隨心所欲。

  如何是般若的基礎和架構?

  經驗是知識的累積,知識是經驗的證明;累積所得表現于值率的證明,亦如架構的可靠性,確定于基礎堅固程度;般若,知識是基礎,經驗是架構。

  如如相境,從有所爲而有所不爲;或者,提升到無爲而突破,以至圓滿成就;肯定相的變化和作用,具足境的高下和深淺;然後,湛然總持,如如不動。

  十五、一合之無

  如何是一合相?

  經雲: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世界,有人物,有山水,有飛禽走獸;包括了一切理性的,感性的,動或靜的;姑且,稱之爲森羅萬有,組合了可說的宇宙。

  一幅畫,記憶中的山,山上的叢林;塗一抹藍天,點綴些許雲的蹤迹;圈一彎湖水,築一道橋;橋頭幾戶人家,矗立著幾棵茂密濃蔭的老樹;樹下有雞犬,有兒伴,有牛羊。

  是實有?是一合?

  世界,畫。

  尤其是以人爲主題的世界或畫,總少不了一個代表性的我,或人,或衆生,或壽者;似乎盡攬了生、老、病、死以及喜、怒、哀、樂的權利,不知爲何卻心甘情願承受的權利。

  是實有!是一合相。

  經雲: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相,是小而芥子,大而須彌,依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法相;大體說來,總不離地水火風而有相,依成住壞空而變化,依生住異滅而運行。所謂聚合之相,悉皆是空,是假;不免最後離散的命運;因此,所見世界是一合相,是名字;究竟世界則非一合相,是現象;不否定世界乃說一合相,是有或無的認知。

  經雲: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

  于事而說理,于理而明事;可謂事理之是非分別,不可或缺的方法;方法非本有,依事理的認知,建立變化現象,以及作用值率等。

  譬如說電,正負與磁力,周波與流、壓、阻;割截磁場,正負作用,流、壓、阻等現象,明朗燈光的一剎那;光是一合相,剎那不可說。例如:

  日光燈的電壓。

  燈泡的電流。

  導體與半導體的電阻。

  事與理而顯一合相,一合相而能認知;究竟物相可以解行,透徹電的本來,則不可說,不可思議;因此,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

  譬如說食,饑時食則飽,飽非不饑;若但食物言飽,營養與消化系統等,關系到因事而說理,因理而分別事;所以,說食言飽,只是現象,說饑與飽,則是作用;究竟起來,總不外一合相,能認知,能解行,卻不可說,不可思議。

  然而,畢竟如何是一合相?

  一合相者,假名而立;有事有理,有變化,有作用;但是,于法究竟,則非一合相,即是不可說。

  十六、如來之識

  如來不以色見,不以音聲求。

  如來,梵語多陀阿伽陀,是佛十號之一;意思是說,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可以成正覺。也就是說,行修真如,不舍因果,即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稱之爲如來。

  或許,有人要問:

  「真如法身,怎說有來?」

  梵語中有修伽陀,或雲休迦陀,意謂「去」義,具如實去其生死;依阿伽陀是來,修伽陀是去,冠以「如--多陀」義,即顯梵陀成就無住涅槃之境;說得更爲明了,也就是:

  如此的來 如此的去

  來來去去 無住生死

  如來之尊,從道覺之義,故法華文句中,分別有「真應」二身,謂:

  真身如來--乘如實道來成正覺。

  應身如來--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至叁界,開啓成正覺之法。

  不過,以正覺而證涅槃之理;應該立涅槃爲「如」,許知解爲「來」;也就是如實之道,正覺之成,或者說:如實從因,正覺行法,涅槃來果。所以,佛法中常謂:

  「如諸佛而來」

  諸佛者,包括了十方叁世一切佛陀;以至已成就正覺的佛位者,和修行于因位的學佛者(菩提薩埵中的法雲地);唯佛陀之位階,但雲絕對之果,沒有相對之因。

  如來應身,法相學上,但以八相成道,轉妙*輪,肯定爲釋迦牟尼如來;除此,尚有清淨法身毗盧遮那如來,圓滿報身盧舍那如來,千百億化身,即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如來。因此,法、報、應叁身如來,其實無有差異;亦如法華文句中所說:

  「遍一切處無有異爲如,不動而至爲來。」是謂法身如來。

  「從理名如,從智爲來。」是謂報身如來。

  「功德莊嚴,處處現往。」是謂應身如來。

  從上所舉,如來之義,總在「佛陀」的圓覺與大慧,是已經完全的成就者;而且是爲救度衆生,來去于衆生世界。以:

  法身e一切處,與衆共處。

  報身宣說正道,與衆辦道。

  應身功德莊嚴,與衆饒益。

  肯定的說:

  如來者,現法身說理谛,現報身言事相,現應身如如智境;其主要目的,不外行無緣慈,爲同體悲,法樂隨喜,善巧大舍;接引疾苦衆生,功德饒益群命,如來即佛陀,佛陀即如來。

  十七、信解行證

  信般若是諸波羅蜜之母。

  解般若是阿耨菩提之鑰。

  行般若是善巧方便之功。

  證般若是究竟涅槃之德。

  經雲: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布施與般若波羅蜜,皆爲六度之法,看起來無分軒轾;但佛法的圓覺之道,唯般若是圓通之寶;所以,功德相較,無與倫比。亦如經中所說: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一個「義」,道盡了真谛之最,必須確信般若是諸波羅蜜之母;基于此經之義完全在「般若」功德,受持、讀誦、書寫、解說等,相同于荷擔如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經雲:若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他人說,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因此,布施福德有時盡,般若慧德無絕期;就像是家財萬貫,留給子孫享樂,不如教育一技之長,使得後代自立謀生;也就是色身有限,法身無限,故說解般若是阿耨菩提之鑰。

  經雲: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爲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又雲: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如來言法,原無定法,亦如:

  電閃常有雨 閃電無藏處

  日隱白雲間 烏雲顯顔色

  經雲: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此一「無」字,從「有」而顯,無不是沒有;譬如煩惱是「有」,轉煩惱而成菩提,此刻的煩惱即是「無」,切不可說菩提是「無」;甚至可以說,轉煩惱而現菩提,菩提即是「有」,菩提未現之時,菩提是「無」。同時,更不可說:

  煩惱現時,煩惱有,菩提無。

  菩提現時,菩提有,煩惱無。

  何以故?

  「菩提于煩惱中現,煩惱不是菩提。」

  這就是經中所說的: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倘若能夠深解此義谛,則可融通「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的道理;方能行般若而成善巧方便之功!

  經雲: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渡河之法,不止于筏,凡能達到渡的目的,無論運用何種方法,皆謂之法;尤其,不可執著于法,…

《金剛經集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法哲學概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