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林釆風錄▪P6

  ..續本文上一頁始可;絕不同于時下,完全以一份自我意識,強雲我覺我悟,得大自在。其實,業風吹起,莫知方向,稍受挫折,寢食難安;每日夜中,耽心駭怕,唯恐他人洞悉真貌,故而以遠爲迷,以虛而惑,製造姿態,表現威嚴,骨子裏,卻是汙穢奇臭,膿血不清,一旦閉目伸腿,叁塗到處有份;唏噓!悲哀下場,明明曆曆,只有徒歎悔不當初而已!

  雲門叁句:

  師示衆雲:函蓋乾坤,目機铢兩,不涉萬緣,作麼生承當?衆無對。師自代雲:一镞破叁關!後來德山圓明密禅師,離其語,立叁句,謂:

  函蓋乾坤句。

  截斷衆流句。

  隨波逐浪句。

  圓悟雲:

  本真本空,一色一味,非無妙體,不在躊躇,洞然明白,則函蓋乾坤也!

  本非解會,排疊將來,不消一字,萬機頓息,則截斷衆流也!

  若許他相,從苗辦地,因語識人,即隨波逐浪也!

  普安道頌叁句:

  乾坤並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現,頭頭總不傷。

  堆山積嶽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冰消瓦解摧。

  辨口利詞問,高低總不虧,還如應病藥,診侯在臨時。

  (注:辨口利詞問之詞字,有作舌字者;但,改辨口強詞問,亦無不可。)

  翠岩真頌雲:

  函蓋乾坤事皎然,何須特地起狼煙,遒人舞铎東君至,不令花枝在處姘。

  截斷衆流爲更論,河沙諸佛敢形言,星移鬥轉乾坤黑,稍有絲毫實不存。

  隨波逐浪任高低,放去收來理事齊,一等垂慈輕末學,奈緣潦倒帶塵泥。

  (注:奈緣潦倒的緣字,似應爲何字。)

  古德:歸宗通,叁祖會,雲居慶,首山念,天柱靜等問答?

  如何是函蓋乾坤句?

  宗雲:日出東方夜落西。

  祖雲:海晏河清。

  居雲:合。

  山雲:大地黑漫漫。又雲:普天匝地,又雲:海底紅塵起。

  柱雲:只聞風擊響,知是幾千竿。

  如何是截斷衆流句?

  宗雲:鐵蛇橫古路。

  祖雲:水泄不通。

  居雲:窄。

  山雲:不通凡聖。又雲:洎合放過。又雲:橫身叁界外。

  柱雲:昨日(夜)寒風起,今朝括地霜。

  如何是隨波逐浪句?

  宗雲:船子下揚州。

  祖雲:波斯咤落水。

  居雲:闊。

  山雲:要道便道。又雲:有問有答。又雲:此去西天,十萬八千。

  柱雲:春煦陽和花織地,滿林初轉野莺聲。

  白雲野頌句:

  雷雨風電,日月無光,乾坤如何函蓋。

  堤缺壩崩,洪水泛濫,衆流如何截斷。

  迷失方向,錯亂航道,隨波如何逐浪。

  虛無乎?空相乎?喜舍乎?參不如破。

  又問答雲:

  如何是函蓋乾坤?

  莫求甘露,汲取靈泉。

  如何是截斷衆流?

  開閘填土,疏漏掘泥。

  如何是隨波逐浪?

  仰望藍天,雲與風逝。

  抽顧留鑒咦:

  師每見僧,以目顧之,即曰鑒,或曰咦;後錄者而成:顧、鑒、咦。及至德山圓明密禅師,刪去顧字,但曰鑒咦。因此,叢林視之爲「抽顧」;乃作偈通之。偈曰:

  相見不揚眉 君東我亦(則)西

  紅霞穿碧落 白日繞須彌

  北塔祚頌雲:

  雲門鑒顧笑嘻嘻 擬議遭他顧鑒咦

  任是張良多智巧 到頭終是也難施

  真淨文頌:

  雲門抽顧 自有來由

  一點不來 休休休休

  白雲野頌:

  目顧來者,所安何心?

  分別你我,鑒古通今!

  叁句敷衍,自閉智門;

  體得文偃;何處不真!

  來了去了,嗨!

  喜怒無常,咦?

  關 子:

  雲門關 子,消息少人知;

  有時一撥動,大地眼

  白雲野語:

  撥動紅按鈕,旨在毀地球;

  孰知電短路,無奈拂袖休!

  怎的會有如此失誤?

  原只是一只關「戾」子!

  然雖如是,畢竟消息有無?或曰:雲門祖師,豈有戲言?老僧不禁拍案叫屈:誰知雲門的關 子是何顔色?又安裝在什麼地方?道得的請出!不然,摸錯了開關,那會造成你我無立錐之地!

  默然。

  一字關:

  僧問雲門:「如何是雲門劍?」師雲:「祖!」問:「如何是玄中的?」師雲:「 !」問:「如何是吹毛劍?」師雲:「骼!」又雲:「胔!」問:「如何是正法眼?」師雲:「普!」問:「叁身中那身說法?」師雲:「要!」問:「如何是啐啄之機?」師雲:「響!」問:「殺父殺母,佛前忏悔;殺佛殺祖,甚麼處忏悔?」師雲:「露!」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師!」問:「靈樹一默處如何上碑?」師雲:「師!」問:「久雨不晴時如何?」師雲:「劄!」問:「鑿壁偷光時如何?」師雲:「恰!」問:「承古有言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未審二祖是了?是未了?」師雲:「確!」

  師于一日示衆:會佛法者如恒河沙,百草頭上代將一句來。自代雲:「俱!」師凡對機,往往多用此酬應;故叢林目之曰:一字關。

  白雲野語:

  雲門劍──妖。

  玄中的──墳。

  吹毛劍──魂。

  正法眼──妙。

  那身說法──無。

  啐啄之機──底。

  甚麼處忏悔──白。

  祖師西來意──安。

  靈樹一默處如何上碑──譏。

  偷光時如何──俗。

  二祖了是未了──識。

  百草頭上一句──豔。

  綱宗偈:

  康氏圓形滯不明,魔深虛喪擊寒冰,

  鳳羽展時超碧漢;晉鋒八博擬何憑。

  是機是對對機迷,辟機辟遠遠塵棲,

  夕日日中誰有挂;因底底事隔情迷。

  喪時光,藤林荒,徒人意,滯肌尪;咄咄咄!力韋希,禅子訝,中眉垂。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塞卻咽喉,何處出氣?笑我者多,哂我者少!

  (按:偈中第六句原爲:辟機機遠遠機棲。意有未暢,作者更改。其次「徒人意」大正藏改「圖人意」,與五燈會中有別,校正。)

  白雲野語:

  教本圓融啥不明?立綱設領水凝冰,

  春旸一到成泛濫;自作聰穎非所憑。

  孰水孰冰冰伴雪。是理是事事何棲?

  覓心心識常作嫁;無住住空更癡迷。

  臭名揚,似洪荒,亂人意,小醜诳;嘿嘿嘿!有幾希,智者止,雙淚垂。既不隨波,複不逐流;雞群立鶴,必遭人妒,相知天下,名利互酬!

  機 緣:

  僧問:「十二時中,如何得不空過?」師雲:「爾向甚處著此一問?」僧雲:「學人不會請師舉?」師索筆成偈雲:

  舉不顧 即差互

  擬思量 何劫悟

  問雪峰:「如何是學人自己?」峰雲:「築著鼻孔!」僧舉似師,師雲:「爾作麼生會?」其僧方思惟,師亦以前頌示之。

  福朗上座因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雲:「北鬥裏藏身。」朗罔測其旨,遂造焉;師一見,便把住雲:「道道!」朗擬議,師托開,有偈雲:

  雲門聳剔白雲低 水急遊魚不敢棲

  入戶已日來見解 何勞再舉轹中泥

  朗如是大悟。

  白雲野語:

  知空過 命已錯

  像陀羅 業習著

  又頌雲:

  雲門接衆有聳剔 水滿河床誰嬉戲

  把住托開福朗苦 叁言兩句方始悟

  行者大德!機緣遇合,在人把握,失之交背,當面錯過;抓住了,一生受用無窮,可惜許,甘心妙裏尋句!

  巴陵叁句:

  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陵雲:「銀碗裏盛雪。」

  問:「如何是吹毛劍?」陵雲:「珊瑚枝枝撐著月。」

  問:「祖師教意是同是別?」陵雲:「雞寒上機,鴨寒下水。」

  雲門聞此叁句,謂:「他日老僧忌辰,只舉此叁轉語,供養老僧足矣!」

  白雲野語:

  叁句當頭,龍樹欲倒,論說情由,空無異有!文偃老呀!忌辰既忌,供養何意?未免不嫌子孫忙碌!若爾爭得,盡大地冬去春來.何處不是供人滿足的!

  雪窦頌提婆宗:

  老新開端的別,解道銀碗裏盛雪,九十六個應自知,不知卻問天邊月;提婆宗提婆宗。赤旛之下起清風。

  又頌吹毛劍: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大治兮磨礲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別別珊瑚,枝枝撐著月。

  湛堂准頌祖意教意:

  雞寒上機,鴨寒下水,時節不相饒,古今常顯理,寒松十裏吼清風,流水一溪聲未己。

  白雲野語:

  提婆宗:

  龍樹菩薩,創立空宗,破立正偏,後立叁論;緣起乎?惟空乎?無怪銀碗裏盛雪!

  吹毛劍:

  殺不是活,死回互生,英雄氣慨,不離殘忍;殺人乎?活人乎?洵然珊瑚撐著月!

  祖意教意:

  雞寒上機:鴨寒下水,習氣差別,凡心非說;機暖乎?水暖乎?自然祖師承教意!

  雲門門庭

  雲門宗旨,截斷衆流,不容擬議,凡聖無路,情解不通。僧問:「如何是雪嶺泥牛吼?」師雲:「天地黑。」問:「如何是雲門木馬嘶?」師雲:「山河走。」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雲:「遊山玩水。」問:「機緣盡時如何?」師雲:「與我拈卻佛殿來,與汝商量!」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雲:「北鬥裏藏身。」問:「如何是教外別傳?」師雲:「對衆問將來!」

  雲門宗風,孤危聳峻,人難湊泊;非上上根,孰能窺其仿佛哉!總括雲門語句,雖有截流之機,卻無隨波之意;法門雖殊,理歸一統。欲見雲門麼?丟盔棄甲,二郎腿怡情,且聽老野道來:

  雲嶺泥牛吼──汙染不得。

  雲門木馬嘶──清濁非聲。

  學人尋自己──鼻孔朝天。

  機緣盡絕時──休去歇處。

  透法身句──癡人說夢。

  教外別傳──守株待兔。

  要 訣:

  韶陽一派,出于德峤之源,初見睦州,推出秦時之鑽;寄聲象骨,脫卻頂上之枷,使南鼈鼻撺向面前。打東鯉魚,雨傾盆下,稱提叁句關鍵,拈掇一字機鋒,藏身北鬥星中,獨步東山水上;端明顧鑒,不犯毫芒,格外縱摛,言前定奪,直是劍鋒有路,鐵壁無門。打翻路布葛藤,剪卻常情見解,烈焰甯容湊泊;迅雷不及思量,蓋其見谛寬通,自然受行廣大。花開靈樹,子結香林;振佛祖權衡,開人天眼目,夫何源清流濁?根茂枝枯,妄立道眼因緣,謬爲聲色差別;互相穿鑿,滯著語言,取辱先宗,過在後學,此雲門宗風也!

  白雲野語:

  鐐拷,繩索,枷鎖,以至細微的根根色塵之絲;千差萬別,總不外是束縛的刑具,可以局限「人」的「逍遙」,不得海闊天空,任意翺翔,隨心馳騁!因此,雲門道出了「心意」中的要訣,謂:

  咦?想什麼?不嫌太遲麼!

  鑒!照見了?總歸是執著!

  顧:識辨他人?何如認知自己!

  古德綱宗頌:

  梁標橫擔宇宙寬

  得盤桓處且盤桓

  水流東澗朝西澗

  雲起南巒下北巒

  生鐵郓針挑蜀錦

  古松瓊葉落珠盤

  折旋未擬經殘雨

  …

《禅林釆風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金剛經集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