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沒足泥塗過郁單
白雲野頌:
風狂沙舞雲不飛
孔雀東南吾不歸
朝發暮歇行無路
跋山涉水總幾回
日夜冷伴孤寒月
今朝住冢當翠帏
誰雲聲色似枷鎖
搗碎虛空我不爲
咦,運用思想!
鑒,發揮智慧!
顧,突破自我!
呔,休去憩去!
沩仰宗風
沩仰宗祖,諱靈佑,福州長溪人氏,俗姓趙,年十五,辭親出家,究大小乘諸經論,二十叁遊江西,參百丈智大師,發明大事;初至大沩,本食澗飲,曆十余年,始得仰山慧寂,相與振興其道,故諸方共稱曰沩仰宗。
叁種生
師謂仰山曰:吾以鏡智爲宗要,出叁種生;所謂想生、相生、流注生。楞嚴經雲:想相爲塵,識情爲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正覺?想生即能思之心雜亂,相生即所思之境曆然;微細流注,俱爲塵垢,若能淨盡,方得自在。
後有僧問石佛忠禅師:
「如何是想生?」
「兔子望月!」
「如何是相生?」
「山河大地!」
「如何是流注生?」
「無間斷!」
複頌雲:
想生:
密密潛行世莫知,個中已是涉多岐
如燈焰焰空紛擾,急急歸來早是遲
相生:
法不孤生仗境生,纖毫未盡遂峥嵘
回光一擊便歸去,幽烏忽聞雙眼明
流注生:
塵塵聲色了無窮,不離如今日用中
金鎖玄關輕掣斷,故鄉歸去疾如風
白雲野雲:
「如何是想生?」
「胎裏施教!」
「如何是相生?」
「名聞利養!」
「如何是流注生?」
「抗議桎梏!」
複頌雲:
想生:
悠悠雲水探高隱,披星戴月祇爲真
重巒深壑尋知識,踏雪逍遙不見春
相生:
庭院設計布景觀,立意峥嵘總是荒
難經地震臺風起,何如山間林下忙
流注生:
隨業隨緣住濁世,無心突破諸障事
倒懸來到怨天地,可曾返照自己癡
圓相因起
圓相之作,始于南陽忠國師,以授侍者耽源;源承谶記,傳于仰山,遂目爲沩仰宗風。明州五峰良和尚,曾製五十則,明教嵩禅師,爲之序,稱道其美。良曰:總有六名,曰圓相,曰暗機,曰義海,曰字海,曰意語,曰默論。耽源謂仰山曰:國師傳六代祖師圓相九十七個授與老僧,國時示寂時,複謂予曰:吾滅後叁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行此道,次第傳授,無令斷絕;吾詳此谶,事在汝躬,我今付汝,汝當奉持。仰山既得,遂焚之。源一日又謂仰山曰:向所傳圓相,宜深秘之。仰曰:燒卻了也!源雲:此諸祖相相傳至此,何乃燒卻?仰曰:某一覽已知其意,但用始得,不可執本也!源曰:于子即得,來者如何?仰曰:和尚若要重錄一本,仰乃重錄呈似,一無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山出衆,作圓相,以手托起,作呈勢,卻叉手立。源以兩手交拳示之;仰進前叁步,作女人拜;源點頭,仰便禮拜。此乃圓相所自起也。
白雲野語:
湖面劃個月亮,夜來,天上投個影子;池邊人,仔細瞧看,可曾對著?若爾:當是真假不分!否則:何者是真?何者是假?因此,承上以來,大宇(作者繼廣修老和尚法系)承傳一十九代,膝下無智者,爲的是殘月若隱若現,圓月太過坦然;到如今,去佛更遠,智者難求,承祖薪傳重擔,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然雖如是,火炬未熄,當得鹄候來者,等待有緣。能否?!待月入雲來。
暗 機
仰山親于耽源處,受九十七種圓相,後于沩山處,因此圓相頓悟,後有語雲:
諸佛密印,豈容言乎?又曰:我于耽源處得體,沩山處得用,謂之父子投機,故有此圓相,勘辨端的,或畫×圓乃縱意,或以×圓有奪意,或標×圓而肯意,或畫圓相許他人相見意,或以卦圓予點破,或擲卻,或托起,皆是時節因緣;纔有圓相,便有賓主、生殺、縱奪、機關、眼目、隱顯、權實,乃是入廛垂手,或閑暇師資,辨難互換機鋒,只貴當人大用現前矣!
一日,梵僧來參,仰山于地上畫一圓相示之;僧近前添一曲畫于中,複以腳抹卻;山展兩手,僧拂袖便行。
仰山閉目坐次,有僧潛來身邊立,山開目見,遂于地上畫一圓相,中添一水字,顧視其僧,僧無對。
白雲野語:
暗機標出,契合必須相應,若以添字取勝,則圓已汙矣!若望圓相興歎,則沩仰門下絕子孫!因此,大宇于湘之甯邑桃花山白虎崗,曾經右手托日,左手擎月,于崗上作虎踞狀,使獲廣修老和尚首肯,擲錫垂慶,認做道中人;書寫百丈門下,沩仰嫡傳,第十九代兒孫,付法山主祖牒,非是僥幸之作也!
義 海
仰山在洪山觀音寺,粥後坐次,有僧來禮拜,山不顧,僧問曰:識字否?山雲:隨分。僧乃右旋一匝雲:是什麼字?山于地上書一「十」字酬之。山又左旋一匝雲:是什麼字?山乃改十作卍而酬之。僧又畫一圓相以兩手托,如修羅擎日月勢雲:是什麼字?山乃將卍字外圈一圓相對之。僧乃作婁(空義)至勢(狀),山雲:如是如是,此是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善自護持,善哉善哉!好去。僧乃禮謝,騰空而去。時有一道者,見後,經五日,遂問山,山雲:汝還見否,道者雲:見出叁門外,騰空而去!山雲:此是西天阿羅漢,特來探吾宗旨。道者雲:某甲雖睹此種種叁昧,不辨其理。山雲:吾以義爲汝解釋,此是八種叁昧;覺海變爲義海,體同名異,然此義合,有因有果,即時異時,總不離隱身叁昧也!
白雲野語:
演化神變非宗旨 圓相之中探玄機
縱然已俱叁分本 相較之余見高低
猶記盤亘桃花山上,結跏趺座于白虎崗,求教廣修老和尚于明月之夜;竟然不見吳剛伐桂,也不見玉兔搗杵;虛空間,更無嫦娥淩雲!于是仰身散腿,擁月而眠,意欲做個春秋大夢,探究月裏玄機;孰知,老和尚一聲獅吼,喝言道:
「月挂中天,孰予之系!」
老野聞言,童心頓起,效行洪武牛郎,索性橫臂分腿,頭上頂根竹杖;隨後,急轉身,陳吉祥臥,抱杖入睡。老和尚見了,哈哈一陣狂笑,唱道:
「破天抱佛,逾越二乘行人;如是孺子,如是教作,如是如是!」
老野爲大宇,便是在這種義海中獲得。
玄問玄答(五冠了悟與仰山):
圓相內,上加一曲橫:謂之舉函索蓋相,亦名半月待圓相;若將此相問之,更添半月對之。乃曰:舉函索蓋。答者以蓋覆函;故曰函蓋相稱,以現圓月相也!
圓相內,左邊加一曲直:謂之抱玉求鑒相,苦將此相來問,即于其中書某字答之;此相謂之覓良鑒。答者識玉便下手也!
圓相內,中間加一ㄙ字:謂之鈎入索續相,有將此相來問,但于ㄙ字側添一亻字答之,乃問者鈎入,答者索續;乃雲:續成寶器相也!
圓相內,中間加一佛字:謂之已成寶器相,若將此相來問,但于內書土字答之。
圓相內,中間加一土字,謂之玄印玄旨相,獨特超前衆相,不著教益所攝;若是靈利底,對面分付擬之,則不見也!
叁祖雲:毫厘有差,天地懸隔,若不具正眼,焉能辨此;似子期聽伯牙之琴,如提婆曉龍樹之相,喻雞抱卵,啐啄同時;遲鈍淺流,卒難曉,如盲視色,而轉錯也!
白雲野語:
圓相內,上加一曲橫,可謂之鈍相。
圓相內,左加一曲直,可謂之敗相。
圓相內,中加一ㄙ字,可謂之欲相。
圓相內,中加一佛字,可謂之愚相。
圓相內,中加一土字,可謂之死相。
故曰:圓就是圓,加添皆破,刪減具殘;好好的,予破予殘,于心何忍?!然雖如是,漢仰門下,講求規矩之立,方圓始成;舍了,南陽慧忠老大,豈非白耗力氣!著了,耽源老二必然苦煞!嗨!畢竟如何?
圓裏藏暗機,噓噓不得。
圓裏蘊義海,嘩嘩難成。
辨第八識
圓相內,中添一卍字,四角各加一小圓:此是衆生並俱六識,其間空添一識,名爲七識,識本不可得,名第八識,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脫,亦名八丈夫,總有四八叁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報德,亦謂八識,七八二識不相離,故來爲先鋒,去爲殿後,以至追思過去,攀緣現在,念慮未來。叁細六粗,五意六染七識,分彼分此,分是分非:八阿賴耶識,名爲白淨,本無瑕玷:無佛無衆生,無爾亦無我。
古德雲:
賴耶白淨本無愚 叁細分時有六粗
八萬四千從此造 大千沙界作凡夫
夢心桎梏元非有 病眼空花豈是無
反掌之間成十善 依然赤水獲玄珠
是故,第八識亦名含藏識,若是悟底人,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位圓;六識轉爲妙觀察智反觀第八識爲不動智。空無內外名大圓鏡智,即一體也,平等性智總號也!以妙觀察智,收前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乃八萬四千塵勞,轉爲成所作智,總歸大圓鏡智,即一體也!第五識乃記持識,轉爲成所作智;成所作智轉入妙觀察智;妙觀察智轉入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轉入大圓鏡智,即一體也!是相宗師,若有問難能轉者,即轉在那個識(或曰:若有問難能轉者阿那個識)。按楞伽經雲:佛戒大慧,初中後夜,常以妙觀察智,當淨現流,識轉六根,爲成所作智;如手仰時,不應問覆手何在:亦如冰爲水時,不即有異,故雲:煩惱即菩提。據百法唯識二論,但取其義,莫著言句也!
六祖惠能大師偈雲: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轉其名無實性
若于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白雲野語:
無始諸業自己造 含靈蘊種隨緣報
圓鏡之中清淨識 仰賴平等分別少
觀照本來皆具足 察覺全由清惡毒
根塵相接識心起 寂靜無爲涅槃究
仰山臨終付法偈
一二二叁子 平目複仰視
兩口無一舌 此是吾宗旨
龍潭智演四頌:
一二二叁子 牛字清風起
佛來勘不就 人乃爭綱紀
平目複仰視 兒孫還有異
未辨個端倪 出門俱失利
兩口無一舌 止止不須說
西天僧到來 烏龜喚作鼈
此是吾宗旨 揚聲啰啰哩
鏡智出叁生 吹到大風止
白雲野頌:
一二二叁子 林泉不習慈
捧月和湯熟 腹裏藏冰炙
平目複仰視 猶恐夜來遲
兩腿常打睡 滿腹名利子
兩口無一舌 床頭常轉側
瞪死天花板 衷心無羞澀
此是吾宗旨 吃飯再拉屎
畢生無功德 露庭伴死屍
叁 燃 燈(新續)
叁燃燈見曹山錄中,非仰山語也!曹山雲:燃燈前有兩種:一、未知有,同于類血之乳。一、知有,猶如意未萌時,始得本物,此名燃燈前。另一種知有,往來言語是非,聲色亦不屬正照用,亦不得記同類血之乳,是漏失邊事,此名燃燈後。直是叁際事盡,表裏情忘,得無間斷,此始得正燃燈。
白雲野語:
洞宗說沩仰,無異強作嫁妝,不免多事之嫌;即使曹山有錄,畢竟兩不交涉!蓋名不正,言不順也!老野忝爲沩山門下,在圓相中頗有饒趣,從不曾聆聞燃燈前後之有無知見;何況圓相境中,最忌有無之加添事!乃雲無稽。
古 德 頌(燃燈前、正、後)
解行分明珠走盤 未能透脫幾多難
如瓶注水無遺漏 隔海風光冷眼看
不見明珠不走盤 良天靜夜黑漫漫
古今十世無增減 拈起牛頭尾上安
問處分明答處親 塵塵剎剎總逢君
一聲黃鳥青山外 占斷風光作主人
白雲野頌:(同前)
一聲令下無消息 千軍萬馬淨氣勢
煙竈鍋頭尋糧草 冷冷清清已飽腹
拆鈴銜杖夜潛行 怎奈明月照長空
欲蓋彌彰知漏否 山河大地滿是情
探斥軍情不是猜 靈運機宜般若開
知己知彼得常勝 虎威帳下受降來
香嚴叁照語(本來、寂、常等叁照)
擬心開口隔山河 寂寞無言也被呵
舒展無窮又無盡 卷來絕迹已成多
不動如如萬事休 澄潭徹底未曾流
個中正念常相續 月皎天心雲霧收
四威儀內不曾虧 今古初無間斷時
地獄天堂無變異 春回楊柳綠如絲
白雲野語(同前)
夜來無日金陽少 月陰無陽光不照
大千世界非獨日 同待來朝升日早
無言無作意寂聊 背負弘願懶逍遙
今世不待來世好 只顧當朝不空拋
行住坐臥皆是道 莫謂無閑怨良宵
日昨把定學與養 何患耕耘知多少
沩仰門庭
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從,爾欲吃飯,我便捧羹;爾欲渡江,我便撐船;隔山見煙,便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沩山一日,普請摘茶,次謂仰山曰:終日只聞子聲,不見子形;仰山撼茶樹,沩山雲:子只得其用,不得其體。仰曰:和尚如何?師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體,不得其用。沩山雲:放子叁十棒。乃至仰山過水,香岩捧茶,推木枕,展坐具,插鍬立,舉鍬行;大約沩仰宗風,舉緣明用,忘機得體,不過此也!
要見沩仰麼?月落潭無影,雲生山有衣。
白雲野語:
登沩山,但見夜雨滂沱,不聞晴天霹雳;問仰山,赤足涉水,鍋裏煮茶;每唱道:
把鍬不爲耕 展具但植種
體用多玄奧 句裏每忘機
然而,清早推啓柴扉,但見遠山蒙蒙,霧裏沒有痕迹;即使有心舍身谷底,卻也不見餓虎撲羊;懶懶地,聽流泉瀑布,數漫天星辰;如是安,如是住,如是涼快稀松!
瞧見了未?清無風,明無月,圓圓的!
要 訣(山堂淳)
江西(湘江之西)沩仰,深究此宗,只因灰火撥開,便見柴頭發現,淨瓶踢倒,嬴得沩山;使得地于出井之時,奮大機于撼門之際,插下鍬子,不妨人數分明,推出枕頭,正用劍刃上事,具險崖句,有陷虎機。大禅佛與四藤條,令行有據;涅槃經總是魔說,貴子眼明,暗合機輪,混融境至(特別注意此段);圓相中,貴在大家唱和,原夢處,勝鹙子神通。脅下書字(水牯牛案),而頭角峥嵘,室中驗人,而師子腰折;離四句絕百非,一槌粉碎!有兩口無一舌,九曲珠通!當機要辨宗猷,爲人頗多落草;道傳千古,名振兩山;雖然枝派流離,誰見真規俨爾!此沩仰宗風也。
古德綱宗頌
賣金須遇買金人 酬價高低總不親
紅線兩條穿海嶽 澄湖萬頃蘸星辰
隱顯盤中拋玉枕 方圓席上拂機塵
天關撥轉遺門戶 誰肯吞聲出巨秦
白雲野頌:
井水源頭不遠山 湖泊藏流拒亢旱
一箭九日天色黑 明月當頭見闌幹
任君常抱沖天志 只話不行永遠難
沩仰一圓蘊宇宙 淨人淨事傳世間
《禅林釆風錄》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