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品
一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汙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二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叁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四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
五 在于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六 彼人不了悟:『我等將毀滅』。若彼等如此,則诤論自息。
七 唯求住淨樂,不攝護諸根,飲食不知量,懈惰不精進,彼實爲魔服,如風吹弱樹。
八 願求非樂住,善攝護諸根,飲食知節量,具信又精進,魔不能勝彼,如風吹石山。
九 若人穿袈裟,不離諸垢穢,無誠實克己,不應著袈裟。
十 若人離諸垢,能善持戒律,克己與誠實,彼應著袈裟。
十一 非真思真實,真實見非真,邪思惟境界,彼不達真實。
十二 真實思真實,非真知非真,正思惟境界,彼能達真實。
十叁 如蓋屋不密,必爲雨漏浸,如是不修心,貪欲必漏人。
十四 如善密蓋屋,不爲雨漏浸,如是善修心,貪欲不漏人。
十五 現世此處悲,死後他處悲,作諸惡業者,兩處俱憂悲,見自惡業已,他悲他苦惱。
十六 現世此處樂,死後他處樂,作諸善業者,兩處俱受樂,見自善業已,他樂他極樂。
十七 現世此處苦,死後他處苦,作諸惡業者,兩處俱受苦,(現)悲『我作惡』,墮惡趣更苦。
十八 現世此處喜,死後他處喜,修諸福業者,兩處俱歡喜,(現)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十九 雖多誦經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數他牛,自無沙門分。
二○ 雖誦經典少,能依教實行,具足正知識,除滅貪瞋癡,善淨解脫心,棄舍于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