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極微心要口授
敬禮上師
卡珍之磋嘉媽自八歲侍化身邬金蓮師,如影隨形。
時大師欲離藏土赴羅刹地,吾·卡珍媽供金與松石曼達,並轉會供輪已,白言:大師!汝正往調伏羅刹衆,吾則留藏土,縱吾侍大師多時。師,此老妞以對將來命終時無把握。特此懇請師將諸教授,撮而爲一,乃易于修習者。
大師答言:具信至虔具德者,谛聽!
從身要有甚深諸點,宴坐放松,自覺任運。一切皆只此矣。
從語要有持氣持明等法,無言住于聲啞。一切皆只此矣。
從心要有守意、任運、舍棄、融入、內視等諸要,一切皆只住于大自然,遊戲自在,別無散亂。
然心于此並非寂滅。若念無欤?如陽焰亦續照耀,若念有欤?無表色、形色、即爲空與完全醒覺——此爲汝心本性。
得了此體,再加保任,即爲“見”。住于此境不亂、不守不散,即爲“修”。于此境地,對六入無執無染、無取舍、無期望或恐懼,即爲“行”。
一有遲疑,即祈請上師。勿住市集,修于靜處,放下此生最依附之執著及連系最深之人而修。以此,身縱是凡相、心已與佛無二。
于死之時,如下而修。
地收入水,身形變重而自不支。水收入火,口鼻幹涸。火收入風,身熱變無。風收入識,呼如風吸如喘。
于此之時,感重山所壓、困于黑中、趺入虛空。又伴以巨響與余震,漫天強光如展綢緞。
再者,汝心自現寂靜、忿怒與半忿怒諸尊,多首者充滿虛空,住于虹光蘊中。手揚武器呼言:“打、打!”“殺、殺!”“吽、吽!”“呸、呸!”等怒言。又有如百萬日照之強光。
于此之時,汝內本尊將促汝覺,言:勿散亂、勿散亂!汝內魔障則紛擾諸境,使其破壞,並以尖刺聲欲使汝亂。
于此時應知:被壓者非爲山壓!此四大分離故也。勿懼!困于漆黑亦非黑,五蘊分離故。跌于虛空亦無一趺,身心分離心失所依故,而息已斷矣。
虹光驟現爲心之本然示相,寂忿諸尊亦爲心所顯現,一切光均爲自光,無疑。一有疑即墮輪回。了知一切爲自顯現,覺而住于光明空性中,只以此即可證叁身而得悟。若能此則縱投輪回亦不能矣!
內之本尊爲不亂觀照之現所持心。自此刻起,最要爲無求無懼、染著或實執。對六塵、心境、喜憂等皆然。于即時起,若能得定,則可于中有住本性而得證悟。故于此刻起,無散亂修持保任是爲至要。
內魔則爲現前之無明、疑與惑。于其時也,一切音響、色彩、光等可怖境之出現,勿迷、勿疑、勿懼,縱須臾有惑,即流浪輪回,故應得定也。
于此時,胎門示若宮殿,勿爲所引,此爲至要!勿著期望與恐懼!吾可實言可免再生而得證悟。
于此,非有佛之加持也。汝之覺性本自證悟,亦非有地獄之禍。執著任運清淨,輪回之怖與涅槃之冀,連根而斷也。
覺悟者,猶如無渣之水、無雜之金與無雲晴空。
既爲己之故,得如虛空法身,爲衆身故,而遍滿虛空。爲他得化報身,以意所及饒益有情。
若本教授向重罪者,如弑父母者誦叁遍,亦不致墮進輪回,于能證悟無有稍疑。
縱人受各甚深法,若無如此教授,則仍遠也。以不知將流轉何處故,應恒常修此法。
汝應將此法傳與具大信、勇猛精進,並大根器者,能恒念其師,于口授具信,投入修持,心安忍及出離世法者。以上師托付之印、本尊秘密之印及空行付囑之印同授。
吾蓮華生,雖曾于叁千六百寒暑中事無數上師,向彼求法、受法、研習、說法、修及行,吾不曾見有法深若此者。
吾即赴羅刹土,汝應照此而修。母,汝將于本尊土中成就,故應恒持此法。
說已,蓮師騎日之光往羅刹土,以此,磋嘉母得解脫。故將此法結集藏作寶庫,並立下此願:于未來世,將付與咕噜多傑甯巴,由此利益衆多有情。
此圓滿聖極微心要口授,應死時及中有自解脫之問而答。
沙瑪也,秘,秘,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