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的叁點偉大之處
唯識學圓滿的建立了佛法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于中有叁點偉大之處:
1、以“心”攝一切法的偉大。如六十《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卷十雲:“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八識合而爲一心,是人生宇宙的根本,這裏包括了本識和轉識兩部分,爲自性緣起及業感緣起所依。業有二義:一爲作業——業用,此通于八識;二爲造業,以意識爲主的前六識才有。佛法中常說的“業由自心造”的“業”屬後者。而“果由自心變”者,就包括阿賴耶識所變異熟及前六識所變異熟生的兩大部分。“報由自心受”者,報指異熟果,此中受報多指前六識了境分別,叁受相應,屬異熟生所攝。既然八識合而爲一心,業由自心造,果由自心變,報由自心受,一切皆以心爲主,亦由自心轉。轉有二義:一依意識于所緣境界,隨起勝解差別,境隨心轉;二指轉第八識內雜染種爲清淨法種,舍阿賴耶識,得無垢識。在破分別起及任運起二執的對治道生時,各隨所應,差別而轉,其在意識刹那刹那有頓轉義,在第八識積集淨種消融染種,乃至漸漸圓滿,金剛道後異熟識空、無垢識現起方名爲“轉”。
2、是真能立、真能破,無論遮止或诠釋皆顯中道的偉大。如《因明入正理論》卷首有頌雲:“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于中立、破者,例如:宛然幻相及彼真實性是有,非有我法,悟入此故,正智得生,故能立,立非增益;實我實法是無,非彼幻相、真性亦無,悟入此故,得法空忍,故能破,破非損減。如實義故,有非增益,無非損減,不增不減,善契中道。所立義中,正顯依它、圓成,唯屬表诠,不破一法;然顯依它、圓成,即是暗破我法。反之,所破義中,正顯二空,空彼我法,唯屬遮诠,不立一法;然破我法,顯示二空,即是暗立依它、圓成。以是之故,立破互依,是真能立、真能破,立破互依故,善契中道。是不立者,暗依不可破之依它、圓成,爲除諸障,不立我法,故屬密意。是不破者,依圓二者法爾遠離所破我法性故,但爲悟入,不破真實,屬顯了義。然密意者,遮遣二執,真實必顯。顯了者,顯了真實,二執自除。故秘密、顯了二義,不可截然分割。顯了爲本,秘密爲標,本以標顯、標依本立故,善契中道。立者,肯定義。破者,否定義。所肯定者,即肯定是非所否定之實我法者。所否定者,即肯定是非所肯定之依它、圓成者。既皆有所肯定,皆有所诠、所表、所示,由是肯定依它起自性、圓成實自性是有,及有迷此而起遍計所執;亦肯定實我法等是無,及亦無所執依它、圓成自性。既皆肯定,皆有所指,有無二義,不相混淆。于有如實知其有,于無如實知其無,如實知非無非有故,善契中道。
3、顯示萬象宛然而究竟無我的偉大。人生宇宙的一切雖非有常、實、我法,然而功能不滅,世出世間因果關系絲毫不爽。《維摩诘經·佛國品》有頌雲:“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意思是說,人生宇宙的一切法上,根本就沒有所執的實我法性,我法空故,不可說爲有;然而又有如幻的因果規律可得,諸心生時,必有影像顯現,故也不可說爲沒有。法的出現是衆緣聚集和合而生的産物,因緣生法的功能不會斷滅。于一切法上雖然沒有我者、作者、受者可得,然而人生宇宙的一切現象,卻是自有它之所以産生的各自的因果關系,體相業用不會混淆。由二執而發起的業必將熏習成種,遇緣必感後來的果報,善業必感可樂異熟,不善業必感不可樂異熟,如是功能絕對不會消失。總之,我法雖無,因果卻有,世間是如此,出世間也是如此的,沒有什麼兩樣。如能隨順染淨因果之有而止惡修善,及大悲攝化一切有情以爲大我,以破我法二執,同時又明白本來無我,而知無我法之可破,一切皆如夢幻功德,就能發起中道正行,乃至悟入佛法之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