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麼衆生跟佛就是一樣,本來就生而不生,修道悟到了這裏才是佛經講的平等自性。平等自性才是真正的無我,唯識學所講的,把第七末那識的俱生我執轉成無我,真正的無我才能達到真平等。真平等是自性平等,凡聖都平等,沒有凡夫與聖人的差別。當然,其中本無男女相,亦無來去相。所謂平等自性是法界的本性。自性的本來是平等、是空。
悟境是夢境
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當知但有心分別作解之處,俱是虛妄,猶如夢中。若未全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
現在又慢慢地講到修證功夫上來,“純一”,要求佛法,真理只有一個。純一之理的道是什麼?是清淨圓滿。不是你做功夫造出來的,造得了亦壞得了。本來的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所以純一清淨。“更無異法”,除了這個法門以外,更無其他的。這是禅宗號稱最上上乘法,也是佛在《法華經》說的,我沒有傳過叁乘教,只有一乘,只有一個沒有第二。沒有第二法,也不分叁乘,只有一道。純精一道是清淨,這才是佛法。
下面要我們認識修行打坐做功夫時,“當知但有心分別作解之處,俱是虛妄”,只要你有心起分別,去理解什麼的,只要有這麼一點作用,俱是虛妄,都是妄想。你說,我今天一點妄想也沒有,好像這個道理懂了、悟了。其實,這句話很好笑,因爲這個話一講出來就是妄想。即使不講出來,在心裏想我今天一點妄想也沒有,好像悟了,你們看這不是妄想嗎?“猶如夢中”,這都還是作夢。有些人說,我修行好多年來,這幾年有個好外,就是不作夢。我問,是真的呀?他說,一點夢都沒有。我說,那一整天都在幹什麼?他說,我念念佛、打打坐、參參禅。我說,真的呀!沒有夢哦!他還是說,沒有、沒有。我說,那好!好!你們看,他這不是正在說了半天的夢話。只不過,一般人把眼睛閉起來的妄想叫作夢;而不曉得我們現在這個夢是睜開眼睛在做的。這個夢可以馬上沒有,不相信你把眼睛給閉上,這個夢就沒有了。只以爲睡覺時才做夢,那真是天下的笨蛋,大家都曉得講人生如夢;我常說你不要忘了,夢如人生。自以爲現在很清醒,只要當場把眼睛給閉上,你看前面的夢馬上就沒了。我們不能說,晚上睡覺那個作的才是夢,現在白天這是真的。究竟白天看到的是夢,還是睡覺時作的才是夢,很難分辨。所以說,有一切境界的分別心都是虛妄“猶如夢中”。
有心鬼神看透你
“若未全覺”,假如未完全徹悟,“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就我所了解,有些覺得自己悟了的人都有一個現象,馬上就會變得很狂妄。走起路來頭都是往上仰的,好像是“舉頭天外看,誰與我一般”。在禅宗講,有一點悟境沒有消除,還有一點修行的味道都還不是,大修行人反而被人家看不出來他在修行。
有位禅師是大叢林的大住持,有一天要下山去收租,我們講這個故事已有一千多年了,古代農業社會大從林廟子有很多田地都是放給老百姓種的,一年到了要去收租回來供養廟子裏那麼多的和尚。大和尚自己去走一趟,一方面也很久沒下山了,順道下山來走走。到了佃戶家素席都已經擺好了,他一看,唉呀!奇怪!你們怎麼會曉得我要來呢?他們說,我們曉得你要來,我們每一家都准備好。他問,怎麼回事呀?他們答,昨天夜裏土地老爺托夢跟我們講:老和尚明天下山,叫我們趕快迎接。禅師一聽,算了!回山。飯也不吃。他說,老僧修行不得力呀!我的心念鬼神都看得出來,那我還修個什麼呢!不要以爲這個禅師在說笑話,這是真話,大修行人起心動念給鬼神看出來,那不是個笑話嗎?你心裏的事隨便就給別人料著了,那不氣結!他說,老僧修行不得力讓鬼神知道落處。他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因爲真正悟道了,此心常寂、常空的嘛!你拿什麼去猜這個空?你說,這個虛空將來幾千萬億年以後會變成什麼樣?你沒辦法想像,這叫不可思議。所以,這裏告訴我們“所見纖毫”,有一點悟道的樣子,有那佛法的影子,那點味道還在那裏,“亦猶是夢中事”,還是在作夢,只是這個夢的內容不同,作的是佛夢而已。
一切無境界,是名大境界
但得無心,即同覺後,絕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議解處,俱不離叁界夢中所見。
這裏我們要注意,尤其是要做大修行的人,想開悟的,你要是證到無心之地,“即同覺後”,就同佛一樣,悟了就悟了,等于我們睡覺,睡醒了就是醒了。醒了以後叫他再多睡一回兒,尤其是年輕人你把他按著,把棉被蓋上,叫他不要動再多睡一下,要馬上就睡著,這個功夫蠻難的,醒了就是醒了。同樣的道理,那個死不領悟的人,你叫他清醒也很難。
因此,我也發現一個道理,一個人在作夢的時候,我經常勸人家不要叫他,我說把夢中人叫醒了是一大罪過,萬一那個是好夢的話是很舒服的。不過呢?世界上的事奇怪了,好的夢最容易醒。所以,古人有兩句話;“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作好夢,作得高興的時候,呀!沒了,醒了。但是如果夢到後面被人家趕著跑,或是被壓,心裏想:唉呀!快點醒了吧!卻怎樣也起不來、動不了。惡夢難醒,這就是人生。我們白天做人,幾十年也是這樣,好緣易散,冤家路窄。這很奇怪!實際上真有這個道理,奇怪嗎?唯心,一切唯心。人在舒服的境界,時間是相對的,很長的時間覺得很短;痛苦的時候,時間雖短,但是卻覺得很長,還是心的作用。
“絕諸境界”,真正悟了以後沒有境界,有些人學佛那麼久,佛經也看了那麼多,卻一天到晚愁眉苦臉的,老師啊!我打坐都沒有境界。你說,這怎麼辦呢?只好假找一些境界給他,你是蠻有境界喲!真的啊?真的!找一點境界給他,他就高興了。這叫做“飄飄黃葉止兒啼”,小孩哭了,沒辦法,經上說,只好拿一片樹葉給他,這兩天黃金漲價,這片黃葉是金做的喲!不哭了就好了,教育法就是如此苦心。因此,我們要認得真正悟了“絕諸境界”。話說回來,我給它下個注解,“一切無境界是名大境界”。人生哪裏沒有境界,身心內外一切都是境界。比如,大家坐在這裏四面都是人,能不能做到四顧無人?做不到,你就有感受,有感受就有境界。要是真做到了,坐在千萬人中猶如四顧無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比喻悟後絕諸境界的産量。
“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或是“不思議解處”則“俱不離叁界夢中所見”,就尚未跳出叁界。換句話說,根本就在欲界中,欲就是有要求、有所求。以有所求之心去修無所得之果,根本就是在欲界打轉,不是修佛。因此,只要一點點法在那邊修來修去,以爲自己很有見地,那是南楠一夢。夜裏是睡夢,白天作白日夢,學佛是佛法夢。不管是哪一種夢都不離叁界夢中所見。不過,話說回來,你說我學佛這樣作作夢,對不對呢?雖然是夢,不過是善因的夢,甯可這個夢多做些,將來會得好的夢果,那就是成佛。
換句話說,佛也是做夢。這個話可不是我講的哦!而是女性中最了不起的人說的,有一本經典講到有位恒上女,是在恒河上方住的一位女居士,大徹大悟的,走在路上和釋迦牟尼佛兩個人當面碰上。他問佛,你何必去弘法呢?這不是製造麻煩嗎?一切皆如夢幻。佛說,是的啊!佛法也是夢幻,說法也是夢幻,度衆生也夢幻。恒上女說,那你老人家何必夢中作夢。佛說,善哉!善哉!如是、如是。這等于當面把佛損了一頓。只有這位女性夠大膽,佛也承認她是女性佛。在戒律上,雖然把女性和居士都說得低一點;但在佛經上沒有,在家佛是維摩居士、出家佛釋迦牟尼佛,女性佛顯教有恒上女,密教裏就多了。這之間並沒有性別上的差異,因爲本性是平等的。
凡是有所得,皆在退轉中
經雲:無有少法可得,佛即授記。無生義雲:不退轉天子言,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于我見與不見,我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
“經雲:無有少法可得,佛即授記。”這句話是《金剛經》裏頭的意思。是佛與須菩提的對話。佛問,你悟道的時候還覺得有所悟嗎?須菩提說,我一無所得。因爲我一無所得佛才給我印證,假如我有所得的話,佛就不給我印證了。
“無生義”,什麼叫諸法無生呢?要修證到無生法忍才進入到大乘境界。“無生義雲”是《無生義經》所記載的。這個道理《大寶積經》中也有,《華嚴經》裏也有。“不退轉天子言”,這位天神已經不是神,而是修到菩薩境界了,而且是第八地的菩薩,到了第八地才是不退轉。學佛有許多人非常虔誠,有些還說自己有點心得,但是這些都不算數的,未到第八地菩薩的境界都還會有退學的時候。若菩薩起退心比普通人還要嚴重,所以要到第八地才是不退轉,不退轉地也就是不動地,那就是如如不動。拿禅宗來講就是到了重關的時候,才敢說到了不退轉地。初關一破證一點空,悟了,那個悟算什麼東西,要到了重關才到了不退轉地,成了佛才破了末後牢關。
這本《無生義經》中,不退轉天子說自己修證到的境界,“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于我見與不見”,任何佛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王、東方藥師如來國土,北方不空如來國土……乃至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的國土,這些是有形的國土,如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與極樂世界一切衆生共同的同一願力所造成的。第二種國土,是無形的國土,心淨則國土淨,一念清淨處處皆是淨土,是唯心的淨土。這位菩薩證到這個境界,他說,我所謂的佛土是怎樣一個境界呢?“未曾思惟分別于我見與不見”,念念清淨從來不分別我悟道還是沒有悟道。“我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我也沒有考慮說要見佛或往生哪一個佛土。一念清淨就已經往生佛土,佛性的光明自然跟你接近。所謂“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西方在目前”,一念清淨極樂世界來將就你,不要你去將就它了。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叁十叁章)》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