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簡介
濟 群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是《四分律含注戒本》的疏釋,爲南山叁大部之一。
《四分律含注戒本》3卷,唐·道宣述,成書于貞觀四年(630),又稱《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含注戒本》,收錄于《大正藏》第40冊,系《四分僧戒本》的注釋。分廣略二教,由卷首至250戒之終是廣教,七佛略戒部分是略教。二者皆分序、正宗、流通叁分。廣教部分,由“和合”至“是事如是持”是序分,“諸大德是四波羅夷法”至七滅诤法之後的“是事如是持”是正宗分,“諸大德我已”至“說戒經中來”爲流通分。略教部分,“若更”等二句是序分,“忍辱第一道”至“是大仙人道”是正宗分,“諸比丘”等是流通分。卷首有著者自序一篇,前後有法護尊者所作的序。前序爲廣略二教之通序,後序則爲總流通。
本書的注疏,有著者自撰的《四分律含注戒本疏》4卷(或8卷),爲貞觀八年(634)所撰,永徽二年(651)重修,又稱《四分含注戒本疏》、《四分戒本疏》、《戒疏》、《戒本疏》、《南山戒本疏》。收于《卍續藏》六十二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含注戒本疏》與《行事鈔》、《業疏》合稱四分律宗叁大部,蓋所釋含注戒本自四分廣律抽出戒本,附製戒因緣及字句略釋而成。
本書先略說佛陀製戒的本意,神足、說法、憶念叁輪中的部屬,解釋屍羅、波羅提木叉、毗尼等名義,諸部律藏的種別,戒本的題名,諸廣律傳來的情形等。其次,隨釋含注戒本之文,設立廣教行法及略教行法二分,並各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叁段,更以細科分別之。其中,廣教行法指二百五十戒之正文,占戒本的大部分,略教行法則指附于其末的過去七佛之略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