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祖: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

  印祖: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

  淨界法師

   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當于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叁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爲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偈,念畢禮佛叁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忏主,爲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衆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叁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 與陳錫周書 —

   好,我們看它的內容,分成叁段。這個十念法門,第一段是說明它所加被的根機。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假設我們平常的事情實在太多,身體處在這個萬丈紅塵當中事務多端,你要我靜下來好好的攝心念佛,這件事情實在是辦不到,特別在家居士辦不到。那怎麼辦呢?這以下有一個特別法門。 當于晨朝盥漱畢,你在早上起床盥洗以後,什麼話都先不要講,什麼事也先不要做,盥洗以後馬上就做這以下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有佛則禮佛叁拜,如果你有佛堂,就到佛堂裏面拜叁拜,或者你要多拜也可以,起碼拜叁拜,這是第一個加行。

   第二個正修,拜完佛以後幹什麼呢?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爲一念,念至十口氣。這個時候,你就正身,或者是長跪,或者站著,把這個身體端正起來,精神提起來,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地方指的是念六字而且出聲,怎麼念法呢?盡一口氣爲一念,就是你吸氣然後念佛號,念到這個氣完全吐盡爲止,這叫一念。這一口氣當中,念幾句佛號不要管它,就是念到氣沒有爲止,你總共念十口氣,這叫十念,這個正修。

   念完以後,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偈。這個回向,這是小淨土,或是一心歸向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個歸依文。或者你時間你不夠,就簡單念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回入娑婆度有情,把這功德回向。念完以後呢?念畢禮佛叁拜而退,最後再拜叁拜,這個就是時間非常的短,這是有佛堂的情況。

   如果是沒有佛堂怎麼辦呢?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如果沒有佛堂,就是就不要拜了,就向西問訊就好,叁問訊,叁問訊也是一樣,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十念,然後回向,就是這兩個方法。

   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忏主,爲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這個法門叫十念法門,以一口氣爲一念,念十口氣,這當中不要管它的數目,每一口氣當中,有幾個數目不要管它。這是慈雲忏主爲王宮大臣,政務繁劇,沒有時間修行所設立的,這是一個法門的內容。

   第叁段贊歎這個法門的殊勝。何以令盡一口氣念?,爲什麼要盡一口氣呢?這以下說明:以衆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我們平常念佛的時候心思散亂,心思散亂本來應該要利用時間,好好的使令我們這一念心,心于佛號專一安住;心于佛號攝心安住。但是無暇專念,你整天都忙這個工作,哪有時間這樣子念呢,所以只好靠這個法門。

   那這個法門的特色呢?借氣攝心,它這個特色,就是用這個氣從吸飽以後吐出來,這一口氣當中,因爲你都沒有換氣的關系,你不容易打妄想,它就是一口氣,把所有佛號都念完,所以這個地方的特色借氣攝心。他的意思就是說,你實在是沒時間念佛,但是你實在是想往生極樂世界,怎麼辦呢?有沒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去創造一個念佛的資糧?有!就是這個借氣攝心的方法。

   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叁十,多亦傷氣。這有兩個地方要注意!第一個,不可以強使多念,你念到沒有氣的時候,就不要念下去,把這個氣吐完以後,就不要再念下去了,不可以強念,否則傷氣,這第一個。第二個也不可以多念,你一天只能夠念十句,不像前面的叁叁四,因爲它是配合著氣息的運轉,你可以念一整天,沒關系的。因爲這個是十念法門,只能夠十念,不可二十,叁十,多也傷氣。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第一個不可以強念,也不可以多念,它只有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念。

   以下就總結這個法門的殊勝。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我們一般都是散心念佛,很難往生。我們在這種短時間當中,這個法門因爲它借氣攝心,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只要我們不間斷,也能夠決定往生。所以我們在平常修五點記數法之余,你也可以每天修一次的十念法門,這個時間很快,但是這個只是一天一次而已,加強我們念佛的念力,它有加強作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