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降伏其心 叁 修行人的通病 愛清靜▪P2

  ..續本文上一頁留戀,必須放棄,才能夠往生到西方淨土。

  你如果留戀自己的家鄉,你就無法成就,死了以後還會投胎到你的家鄉去做人。你是湖北人,對湖北留戀,你死了會回到湖北投生;你是黑龍江人,你對黑龍江留戀,死了還到黑龍江去;你是廣東人,對廣東留戀,死了還做廣東的陰魂,還到廣東去投胎受生。

  真正的修行人是沒有老鄉觀念、沒有家鄉觀念的;有老鄉觀念、家鄉觀念,你修了一輩子,最後還回到你老家去吧!

  如果你活著的時候,對你那一百平方米的房屋執著,死了以後,還做個陰魂不散的“護屋神”,成爲一個孤魂野鬼,在空中看守著你那一套小房屋。如果你對你住過的寺廟執著留戀,你死後也變作孤魂,在那個寺廟的上空轉來轉去,做那個寺廟的護法。要不然就是再投胎,還到那個寺院出家當和尚。

  一個修行人任何概念都不能有,一有概念,就是你投胎受生的方向!如果現在不能夠解脫,你什麼時候能夠解脫?你到哪裏能夠解脫?你到現在都不能夠放下,什麼時候能夠放下?爲什麼淨土裏面有這樣一句話:西方淨土“有則實有,去則實不去”。這是什麼意思?既然西方淨土實實在在有,爲什麼又去不了呢?這個問題今天在這裏不給你們解答。

  既然西方淨土有,爲什麼還不能夠去?如果你在娑婆世界不能夠解脫,那就意味著這個心靈沒有解脫,即使是阿彌陀佛把你接到極樂世界去,你還是會以一顆凡夫的心,去破壞極樂世界、擾亂極樂世界,你還是不能夠適應極樂世界,還是會墮落下來返回人間,做你的凡夫俗子!就如同你是一個東北人,不能夠適應廣東炎熱的氣候,我把你帶到廣東來,你還是要回去,回到你的東北去住那種你已經適應了的環境。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任何環境都能適應。你如果在這裏不能適應,你到哪裏都不能適應。因爲你有一顆不能適應的心,到哪裏都不適應!到了極樂世界更不能適應。極樂世界住滿了佛菩薩,一個挨一個的佛菩薩,比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還要多。娑婆世界的地球上有多少人呢?都知道有五十億人口,你在五十億人口的地球上都受不了,覺得很煩惱,你到極樂世界去,還不早就變成焦灰了?不早就被自己的煩惱燒焦了?

  “極樂世界”,你們知道有多少“人”嗎?應該講有多少“佛”了。雖然極樂世界有許多不是究竟的佛,但都已經入佛位了。極樂世界的佛,是用“無量”來計算的,你們說有多少?那個地方你們說熱不熱鬧?在那裏能夠清靜嗎?你在你寺廟裏面還能保持一個人一個房間,有時候兩個人一個房間;你在你家裏能夠一個人一個房間。你到極樂世界去看一看,我看大家還是不要成佛、不要到極樂世界去了,就在娑婆世界,在你自己的家裏,那個兩室一廳,你一個人一個房間,吃飯的時候,一張大桌子就坐兩個人,如果你是個孤家寡人的話,就一個人,多清靜啊!

  有些人動不動怕麻煩,動不動嫌事情雜、嫌人多,那你還學佛幹什麼?心不安定啊,幹什麼、到哪裏都不安定。你們是否想過?走遍大江南北都有人,走遍大江南北都有白天黑夜,都會有溫度、天氣的變化,都要與人接觸,都要做事。你是人就得做事!佛每天要度衆生、要去替衆生背業障,不也是在幹活麼?你只有在不停地付出當中、不停地檢點當中、不停地反省當中,才能夠不斷地進步!也意味著你在不停地修行。

  我經常搞不懂一個問題,爲什麼學佛的人多數都是喜歡清靜、清閑?想清靜、清閑,你還學什麼佛呢?還修什麼道呢?學佛是多忙的人!每天在外面做有形有相的工作,還要在自己內心裏面做無形無相的工作。不僅要除掉外面的雜草、荊棘,還要除掉內心的雜草、荊棘,晝夜六時都是在不停地忙碌之中!

  如果你是一個世俗的人,你只要除掉外面的雜草、荊棘就足夠了,根本不需要除掉內心的雜草、荊棘。爲什麼過去的人把修行人稱作人天師表?因爲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一個完美的人,就是我們中國民間所說的“神”,也就是佛了。

  躲煩惱、怕複雜,還做人幹什麼呢?即使你變成一棵樹,不願意把自己的根延伸到四面八方,你這棵樹也長不大。樹的根晝夜六時不停地往四面八方伸,才能夠促使自己不斷地成長。作爲草木都是這樣,我們作爲人有什麼理由不在環境上下功夫呢?我們修行就是應該在環境上面修,你離開了環境、躲避了環境,你怎麼修呢?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裏面,身上有點錢去買棟別墅,跑到大山裏面去承包個果園,躲起來清靜,你認爲這是修煉嗎?

  一個修行人是修在社會中、修在人群中。你是有煩惱的人,你必須要在煩惱中才能把你的煩惱給斷除掉。煩惱不是在清靜中斷,而是在煩惱中斷。修行最高的成就不是戒、定、慧,而是妙用!你沒有妙用,你的戒、定、慧都不正確,也都不究竟!如果你修得了究竟的戒、定、慧,爲什麼沒有妙用呢?如果是有妙用,爲什麼還要躲避環境、喜歡清靜呢?

  東華寺現在是沒條件,我想有一天會有這個條件:我計劃建一座“千佛堂”,也就是建一棟大樓。每個房間裏面安排十個人住,凡是真渴望修行的人,先在這裏面住上叁個月。每個房間十個人,住叁個月,你如果在這個房間裏面不能適應,在我面前就甭提修行!你連你身邊的十個人都不能適應,都容納不下,你還想開悟成佛、想度衆生,那不是自己騙自己嗎?那不叫打妄語嗎?如果你適應了十個人的房間,我再給你安排一個人的房間。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要經得起熱鬧,也經得起孤獨寂寞,什麼樣的環境都能適應。

  眼不住色,耳不住聲,外面的聲色怎麼能影響你呢?還要往哪裏躲呢?你之所以躲避,那說明你“貪”,貪什麼呢?貪聲、貪色、貪味道,這不正是證明你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嗎?可是又想表明自己是個修行人。沒有定力,又修不進去,只能硬著頭皮,一會兒是個修行人,一會兒又是個凡夫躲起來。爲什麼沒有這個膽量去面對環境呢?中國有句俗話:“少見多怪”。見多了你就不會“怪”了,你“少見”,一定會是“多怪”;“多怪”一定會是“少見”!你眼睛貪色,說明你見的色少了,天天見色你就不貪了;你天天聽到聲音,耳朵就不會貪聲音了;天天聞到氣味,你的鼻根就不會貪到氣味上去了。

  環境你是沒有辦法躲避的,因爲不管你走到哪裏,都會出現同樣的環境。你必須要學會關掉內心的六根,學會超越,才勉強談得上是個修行人,進一步才能夠入道。在娑婆世界你不適應,到了極樂世界會更不適應;在娑婆世界你放不下,到了極樂世界你更放不下。那裏美好的物質、美好的景象,比娑婆世界不知道好多少億倍!讀過《彌陀經》的人都知道,極樂世界是“黃金鋪地”,那才真正讓你養成貪心、養成執著心哪!

  

  

《降伏其心 叁 修行人的通病 愛清靜》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