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喇嘛阿秋仁波切教言 甘露妙音 等

  

喇嘛阿秋仁波切教言 甘露妙音 等

  普巴紮西活佛 譯

  

教言(一)——甘露妙音

  

南無格日貝!

  

一切諸佛唯一父,普賢如來無分別,

  遍主根本上師尊,衷心信奉作祈請。

  吾乃從于無始際,迄今流轉輪回處。

  依舊流轉前兆爲,懈怠迷惑與依他,

  故此非是授教境,衷心所愛“彌呷”君。

  前世清淨罪障業,得此清淨人身寶,

  具德上師慈攝受,具緣自心宜欣慶。

  汝具信奉與智慧,持受各種功德法。

  喧雜懈怠及散亂,世間消災顧情面,

  勿入此境衷愛子。總之不斷世八風,

  俗人喜悅不喜悅,現未綱要易失落。

  自主自持故贊歎,經續妙法宜勤修。

  依止傳承上師時,初觀有無妙教誨,

  誓言守持無守持,自續調伏無凋伏,

  觀其有無加持力。傳承功德妙上師,

  成熟解脫如海具,具有賢正善叁者,

  講辯著作無質障,一切功德妙聚集,

  諸佛菩薩珍貴寶。一切續部勝精要,

  即是勝寶菩提心,如此具足作依止,

  諸衆結緣有意義,此外欺騙引誘者,

  神通神變道貌等,雖然顯現廣希奇。

  濁世魔王及邪魔,融入騙子師相心。

  欺騙諸衆愚癡者,彼是邪魔惡知識。

  不觀導師而依止,則如弟子飲劇毒,

  猶如老狗尋食物,所遇皆依事無成。

  灌頂解脫稍結緣,彼作任何功過時,

  宜視淨相而信奉,違此墮入金剛獄,

  此生斷絕福令譽。尋找未來善妙法,

  故此性相宜相應。如乞獲得摩尼寶,

  縱命斷殒極珍視,叁之歡喜 酬還願。

  初始依作諸聞思,舍離懈怠及散亂,

  應如忍受饑渴者,獲得飲食故珍惜。

  暇滿人身大寶相,極難再次幸獲得,

  故視輪回無數衆,獲此善道因淨戒,

  應珍守持護叁門。倘若違犯解脫戒,

  勿能自立而于他,無有利益諸佛宣,

  應具念知不放逸。戒律猶如寬地基,

  諸勝功德所依處,應勤精進力修習,

  具足菩提心生者,昔曾如教修菩提,

  此生諸友敬喜愛,五濁惡世衰敗時,

  住壽久長難決定。親戚財富自身等,

  雖知終當別舍離,不修死緣無定時,

  臨終必要法無成,故應觀修死無常。

  現證諸法無常時,仍然貪執自身常。

  此乃諸邪魔引誘。住處莊園親屬等,

  往昔長時相處衆,如今不知在何處,

  此景一切成無常。此時猛厲業行報,

  不受任何劇痛苦,則應深信因果法,

  觀修輪回諸過患,真實因果入連心。

  修習解脫微妙法,爲獲暇滿精要義。

  于今晚年之此時,應離睡眠及懈怠。

  如上師教而行持。濁世壽短疾病多,

  深廣聞思怎具緣。五濁惡世衆有情,

  雲法相教難調伏,故宜尋找妙上師。

  值遇有緣上師時,生起強烈敬信奉,

  依止彼師如教行,即身金剛持聖地,

  證得自在無疑惑,大乘—切菩薩尊,

  名稱姿態如何現,有情凡夫難觀察,

  宜無疑惑敬依止。煩惱本源爲我執,

  依此貪執流輪回,放宜精細作觀察。

  反蘊景觀法我執,一異生滅常無常,

  祥觀不見增損等,貪執自然會消失,

  伺察五蘊意覺空,內外之境此等法,

  觀察有無止住滅,尋找未得真實相,

  此非證悟究竟法。還宣依師授竅訣。

  極密無上竅訣法,爲諸宗輪之極頂。

  有情衆生若接觸,彼是有緣士夫者,

  昔時積累福資糧,罪障習氣清淨故,

  生死中陰易解脫,無有常斷爲見解,

  離系貪執爲修習,無取無舍爲行爲,

  離系增益本解脫。如是具備此生者,

  見修行爲與勝果,如理同時修習也。

  自我精進修習時,利他俗家經忏時,

  大乘本源發心與,加正結行宜受持

  具自無害他有利,何時二利自然獲,

  無依衆生起悲心, 爲衆獲得解脫果。

  是故初行修道時.不斷啓發賢誓願,

  一切諸佛菩薩前,陳述誓願獲功德。

  吾無生得修習智,然而佛述經論續,

  精進修習有意義, 勤力修行而持受。

  吾爲聖賢衷心子,大寶竅訣爲法庫,

  無依衆生依靠處,于今教法之寶幢。

  無論賢劣衆有情,授法如水流相續。

  無分晝夜苦修行,具足二利爲利他,

  叁門與善無分離,故爲未來行食糧

  彼述一切善功德,猶如諸佛子發心,

  一切六道趣衆生,願得捷徑佛果位。

  

教言(二)——頌揚妙音

  

法身普賢無分別,根本導師上師尊,

  不退信受而祈禱,恒時賜予密意德。

  教誨論說非吾能,吾衷愛子略賜教。

  汝爲青春少年人,心識靈明之小僧。

  如具信奉與智慧,俱諸所知學問易。

  信心敬奉若實具,妙法之門則洞開,

  此諸功德之善基,二種成就之根本。

  布施能到佛果位,故此具備敬信受。

  賢徒汝今功德爲,戒律猶如地界基,

  故宜舍命注重持。懈怠能讓淨善隱,

  精進無惰善男子。無益言談極稍許,

  彼爲諸德之勝一。依止聖賢上師時,

  諸心妄念莫須多。若處幽靜之勝地,

  莫念世間之八法。輪回痛苦不萦繞,

  入修妙法有何利。身命無常調自續,

  晝夜善事即此修。無獲妙法精要義,

  已得人生則無利。勝相上師未攝受,

  深義竅訣絕宣揚。吾初依止上師時,

  起始奉獻身語意,意衷慈愛緣由此:

  中期恭敬上師時,身與財富無吝獻,

  布施竅訣緣由此。後來尊前爲使者,

  凡言遵命諸照辦,無別教言緣由此。

  往昔持明耳傳訣,無隱秘藏廣傳故,

  濁世有情諸衆生,意無舍棄覺慈言。

  吾之梵頂座墊上,法身普賢無分別,

  深恩根本上師尊,汝與彼佛之中間,

  除吾以外其無者,敬信誠懇勿張馳,

  速得總集尊加持。此時俱諸妙弟子,

  快速獲得深見定,戒律十分明淨故。

  道友親密非尋常,妙法調柔自續故。

  谄诳狡詐盡無有,于此敬信上師故。

  晝夜勤修清淨法,共同修調自續故。

  敬信誠懇勿張馳,道地頓超之行故,

  無有邊執之見解,開顯本來淨地故。

  不被縛于六妙欲,覺悟一切如幻故。

  貪嗔之雜極稀少,內心已獲證悟故,

  呈顯萬物皆淨土,上師教言義深故。

  聚集無數之弟子,利生事業廣大故,

  比丘沙彌無數聚,此乃教本聖地故。

  密乘阿底之瑜伽,結緣皆獲蓮師刹。

  吾于此處呈大言,上師空行諸授記。

  有緣弟子無數量,成爲上師之心子,

  濁世教法傳授故。廣大供依及法會,

  前生圓滿福德故。教派無有偏私袒,

  承受上師教言故。生起無偏之信奉,

  妙法融入自續故。汝諸弟子之行爲,

  規章教導極稀少,二種菩提勤修故。

  言宣所見之他德,叁門煩惱淨滅故。

  于諸衆前能謙下,自慢煩惱盡滅故。

  自顯密嚴刹土界,傳承加持極淨故。

  一生住于靜聖地, 世間八法滅無迹,

  入定出定無分別, 即生成就佛果故。

  此等如言不可盡, 吾乃依他無智者,

  諸法盡诠力何具, 酬君勸請稍許著。

  呈與諸位金剛友, 智者見之堪發笑,

  爲衆利樂故著述。此著若有妙善業,

  諸佛菩薩谛實力,一切衆生願成佛。

  

教言(叁)——

  

南無格日貝!

  

梵頂孔雀之寶座,便智蓮花日月上,

  深恩無比妙化身,法身無量光如來。

  右顯大悲觀世音,左觀佛子大勢至。

  諸衆生生世世代,願成頂嚴勝部主。

  衷心慈愛有緣者,經藏論典及竅訣,

  深義殊寶吾無有,酬君勸請稍許著。

  吾無俱生修習智,拼寫辭章無明曉,

  講辯著作智力微,故此吾乃無教言。

  然而始從十八歲,直至暮年七十間,

  勝妙聖者善知識,依止上師具十五。

  慈授成熟與解脫,金剛身之本壇城,

  加持成熟四身位,甚深大恩極難思。

  “俄色多傑”尊前受,龍薩多吉精要等,

  深廣成熟解脫訣,大師“根嘎浪嘉”前,

  薩迦寶訓道果法,深恩無比此教授。

  佛子“降巴江村”前,“浪覺旺修布爾瓦”尊,

  以及薩迦五祖師,“俄青多傑羌青布”,

  “查勤羅勤將措”等,深廣竅訣諸密藏,

  無隱慈悲傳授吾,此尊深恩勝中一。

  佛子“晉美多傑”前,竅訣寶藏精要法,

  遍知聖者二父子,深密心髓甚多授。

  伏藏大師“勇智”前,蓮師父母之所傳,

  空行語氣未消散,深法竅訣已授賜,

  蓮師末代授記中,指授荷擔佛法主,

  蒙受深恩勝中一。大師“如意寶”付予,

  甯提極密諸法主,此外尊付深義法,

  授位持明龍薩化,濁世教法之紹聖,

  蒙受深恩勝中一。大聖“四朗甯紮”前,

  遍知父子竅訣等,慈愛授賜極深法。

  深恩金剛大持尊,足前四十四年間,

  猶如身影不相離。身與財富誠奉獻,

  叁門供師爲使者,慈愛極深竅訣賜。

  源自持明喜金剛,遍智無垢光尊者,

  大師“昂格旺波”等,深廣竅訣慈愛授,

  授爲傳承教法主,甚深大恩極難思。

  妙法竅訣無外力,故今兼備微聞識,

  佯作上師緣在此。具足智慧汝生者,

  與吾卻有大別異。依法持戒如樹苗,

  叁學殊寶枝豐盛,修斷果實精華熟,

  爲滿衆願起二利,具足信心敬奉爾,

  吾乃慈愛哀攝持。傳承甘露妙味飲,

  修證勝義顯強力,即生金剛持聖地,

  現前獲得無疑慮。傳承上師不依止,

  利教事業無成效。無修深妙二次第,

  依止方便輪回因。昔時噶當祖師曰:

  道地甚深諸聖者,業印妙道不需求。

  內心若被貪戀染,方便引導趨惡趣。

  無修便道之竅訣,爾瞧兒多男女生,

  繼破信齋之遺産,受用便友食與飾,

  未時果報應深恩.具足似彼之凡夫,

  應觀世系慢行爲,于教于衆有何利。

  此時貪執教法者,似聚衆多之弟子,

  雜雜八風建依處。欲求令譽舍財富,

  喧雜懈怠爲利等,雖爲教法但無益。

  城市修建密壇城,精勤情面撮合法,

  會失自修妙法力。撫育財主之孩子,

  病人身旁坐守護,邪命神通解說等,

  均成世間之福因。不具二種妙菩提,

  爲諸有情作事業,此乃不淨利他事。

  欲自舒適住靜地,未思出離舍財富,

  無有禅定棲蘭若,墮于狂放行爲中。

  昔時勝德諸祖師,妙傳持閱具大利。

  未修死亡無常法,後世要益不成就。

  鬧處懈怠如不斷,暇滿就會成虛耗。

  如吾師相作傳授,對他無利且失自。

  時時刻刻恒不忘,正知正念應贊歎。

  本傳祖師此竅訣,清淨見解作修習。

  此身顯現消失時,覺空無別瓶身界,

  六種別法成大覺,爲衆圓滿獲二利。

  授此簡拙之教言,知曉其無少利益,

  衷心慈愛善弟子,酬爾勸請微言著,

  教法弘傳遍十方。

  

教言(四)——

  

南無格日 頂禮大寶上師!

  

梵頂蓮花座墊上,法身無量光如來,

  諸佛悲相觀世音,大勢至尊及眷屬,

  叁門信奉作祈請,真善聖者慈愛子。

  名爲教言悅美名,實爲淺學之謬論。

  獲得清淨之人身,具德上師慈攝受,

  依止聞思經論續,故爲積福資糧果。

  爲衆無偏作事業,初宜依此善知識,

  授得成熟與解脫。中期思惟斷增益,

  傳承上師此竅決,入心邪法不能憾。

  最終深道耳傳法,如體豐盛得證悟。

  五濁惡世衆有情,賜予利樂十分難。

  宜淨戒律出離心,爲衆起利菩提心,

  執受善事故不舍,一切乘法頂極爲,

  極密阿底瑜伽法,具德傳承竅訣師。

  依止彼乃善知識。五道十地均論述,

  各個境界及現證,方便善巧作分明。

  內中增益未斷絕,隨行詞故無精華,

  如實乃諸佛密意。幽靜聖山樂觀中,

  伺察意越智慧性,證悟真實故自決,

  無有偏執爲見解,離系因執爲修習,

  偏欲行爲自清淨,基果雙運真實佛,

  毅然自決心安穩。有漏無漏諸善根,

  如佛回向作憶念。具修“敦肅爾”聖者,

  此乃老癡吾所著,自心相應宜受持。

  此述如具妙淨善,回向無邊衆有情。

  

教言(五)——

  

嗡索德斯德南無格日貝!

  

諸佛事業總集尊,濁世無依衆怙主,

  護持吾等衆有情,大恩無比師加持。

  總之有爲法無義,特別濁世之財友,

  世法未見信賴處,猶如戲法不可信。

  濁世此時衆壽短,長時居住莫須念。

  苦行具相上師教,甚贊暇滿獲精要。

  貪執世相修者垢,屆時業摧各分散,

  無盡痛苦難忍受,故應悉斷貪執障。

  世間之福如何盛,惡趣必受萬倍苦。

  供奉獻叁寶施乞者,修福忏罪獲世福。

  諸佛稱贊淨戒律,根本教法律寶藏,

  如何教導遵照行,獲得善趣戒爲本。

  諸乘之基爲戒律,一切嗔心如不舍,

  自他善焚如劫火,如此怎會證大覺。

  無勤不能獲一德,故當舍棄輪回業。

  安住祖師蘭若處,昔諸聖者之遺迹。

  嘈雜懈怠八風不舍棄,貪執世間之境恒受苦,

  人壽逐漸空盡將至死,未來大事應具諸妙法。

  故此依止賢哲精通者,聞思修習功德趨圓滿。

  衷心慈愛心傳大弟子,具足賢正善良妙士夫,

  不依清淨賢哲勝上師,未來欲相勝義難證得。

  故依傳承妙淨善知識,起始叁門奉獻淨上師。

  

教言(六)——

  

衷心精要聖愛子,災自解脫授教言。

  原始法界城堡中,離系苦樂等二執,

  執受本地見解時,勿執如夢力相也。

  本淨大普解脫界,力顯種種幻化相,

  一切猶如孩童戲,執受密意自地也。

  心中珍寶之愛子,不要忘記父教言,

  貪執如鏈之親友, 不斷相續永無樂,

  何時昔業力強權, 無法各自不相離。

  有爲法則是無常, 勿執常法善男子。

  慈授優越此教誨, 相續莫忘衷愛子。

  

《喇嘛阿秋仁波切教言 甘露妙音 等》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