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王骧陸居士全集 爲普天下男女延壽

  爲普天下男女延壽

  壽有二種。一爲性壽。即無量壽,乃人人同具之不生滅金剛性,萬古常存,永無變滅者是,故曰無老死。今之生死者,若金器之還爐重冶,器之形狀,隨時可易,而金體終不變也。二爲身壽。最古之世,人壽有八萬歲,退至今日,八九十爲上壽矣。其可貴者,爲比較希有耳,然未足以言其勝也。

  壽之可貴者,在德不在歲。此身而可保持八九十歲,乃至百齡以上,其能保持之功能,自有其不可及處,此可貴也。茲有七義:

  一、人生住世,如器之厚薄強弱,堅固者永久。人以氣爲主,氣厚者壽。此德之可貴者也。

  二、壽者必有前因。凡仁慈不好殺生者長壽,誠實不虛者長壽,少氣惱者長壽,氣宇凝重而量大者長壽。此德之不可及者也。

  叁、壽者經曆必多。天必留此榜樣以利後生,故老人者,乃人世經驗之顧問,關系世運極大。周末以至秦漢,其間老人甚多,焚書而後,博采古時文化,皆賴老人背誦而得,可見老人之可貴可敬。此世壽之可重也。

  四、洪範五福,維壽居先。世俗每言福祿壽,而西藏則以壽爲上,謂壽福祿,此言福祿本虛,維壽較實。此亦重其德性也。

  五、仁者壽。仁不專指仁慈而言,仁者通達人情物理,仁從“二”從“人”,言盡人道也。又仁即“天”字,天爲二人合寫,言合乎天理也。惟仁者爲能盡人道合天理,以不專是爲己,且以爲人。從人爲大,即不離大悲。此德之尤可貴也。

  六、一家之有老人,如得大樹之蔭覆,澤及後昆,故曰家慶。國由家而成,有德之家,影響目及于社會。此可敬可賀者也。況有壽著必多福,有福者,人且利賴之,亦一鄉一黨之光榮也。昔前清乾隆時,嘉興有一壽者,年一百二十歲,政府賜匾爲“花甲重周”;至一百四十歲時,又賜匾爲“古稀再見”,舉國以爲榮,歎爲人瑞,其寶貴如此。

  七、世有長壽者,人必推求其所以得壽之故,見其慈祥恺弟也。可以明世俗之涼薄而易其風氣,民德自厚;見其歡喜自在也,可以自警,少氣惱,多寬和,且學其先苦後甘,不爭一時之榮利,用權未來之福田。如是,人人得享長壽矣。其尊貴尚可言乎?至壽者之平居懿德,自有其一鄉之人知其詳,爲之稱頌以爲表揚。今爲此語,用以勸世之求長壽者。長壽,人之所喜,而長壽之因,在乎修德,此身壽也。

  身壽有限,故尤在乎學佛,此性壽也。性壽無窮,由世壽而晉于金剛性壽,斯爲無上之珍貴。

  今爲普天下老人祝福,特普傳金剛延壽法,願大家福慧雙修,長壽無量。

  金剛延壽法(誦普賢延壽陀羅尼咒修之)

  嗡。哇計拉。欲山司哇哈。(欲字甚重要,音油

  U,上聲拖長。山音sa)

  不論男女,凡多病或年高,恐修佛法不及者,可先修此法。每日用念珠輕聲持叁十串,計叁千二百四十遍,不可分兩次念,如一隔斷,即不算,當重修。每日勿過亥時修,至叁十四天圓滿。中間如停一日,則起頭重修叁十四日。修時最好面向北,每日發願回向,不專爲自己一生求壽而修,爲修佛成就,用以度衆生而修。以盡大悲本願,則靈應不可思議。修時當恭敬禮拜,勿草草是要。又病人亦可臥修,但切勿出聲持。

  民國叁十四年乙酉叁月仁知居士王骧陸謹誌

  (本文載《覺有情》半月刊第58、59期合刊1942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