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愛執之過患
我們通常把自己看得尤爲寶貴與重要,感覺只有自己的快樂才最要緊。這種心態即“我愛執”,它嚴重地障礙著我們生起大悲心與菩提心。我們在本禅修中通過參思“我愛執”的過患與損害,從而生起堅固的戰勝我愛執的定解。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它的前行。
觀察修
由于我愛執的驅使,我們造作了許多身語意的惡業,亦飽經惡業帶來的痛苦與不幸。造作惡業讓我們嘗盡千般苦、受盡萬般的膽戰心驚、眼見著所有的希望化爲泡影,而導致我們造惡業的罪魁禍首正是“我愛執”。
我們如果聽到別人對自己有絲毫的微詞,立刻就會感到難受,因爲“我愛執”的心只願意聽那些讓我們舒服的好話。我們所有的不快樂、沮喪與不爽都來自于“我愛執”。
比如說現在有一只又餓又可憐的如母有情——老鼠摸進我們的房間找些吃的,我們可能就不高興了,非但不悲愍它,反而氣不打一處來。這是由于“我愛執”作祟,認定只有我們自己才重要,並且沒有一點利他之心。
通常認爲:我們爲了生存,必須要有“我愛執”。畢竟我們要關照自己,所以才得珍愛自己。表面看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如果進一步地思維因果定律,就會認識到事實卻正好相反。實際上,我們念念不忘的“我愛執”對于我們所有的麻煩根本就脫不了幹系
,且常常損害我們的康樂,甚至威脅我們的生存。比如,有些人由于願望沒能實現而感到氣憤絕望,甚至自殺。氣憤與絕望只會來源于自己對安樂的強烈貪戀,因此“我愛執”對自殺應該間接地負有責任。沒有什麼比惡魔般的“我愛執”帶給我們更大傷害了,它是一切
惡業與不幸的根源。
我們關照自己或者生存根本用不著“我愛執”這玩意兒。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身體只不過當作爲衆生服務的工具,那麼我們可以沒有“我愛執”地吃飯、洗澡、工作、休息等等。此外,那些真誠地熱愛他人、有著無私與不圖回報精神的人們,往往受到人們的擁戴並容易獲得別人的援助。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到內心強烈地生起要抛棄“我愛執”的定解,然後我們安住于此。
回 向
我們誦回向文,將禅修的所有功德回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我們通過反複憶念禅修中所得出的定解,應該更加當心我愛執的過患,努力地逐漸抛棄它。無論何時我們遇到困境或者遭受痛苦,都不應指責別人或者抱怨外境,而應牢記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是出自“我愛執”。因此,當事情變糟時,我們應該只譴責我愛執的心。
通過這樣的修持,一切過患的根源——我愛執,就會慢慢地減少並最終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