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甘露心華》菩提道次第論《道之叁主要》釋義 結束分開示

  甘露心華--菩提道次第論《道之叁主要》釋義

  結束分開示

  此論之結束包括了策勵聞者修持及跋文這兩部分。

  策勵聞者修持

  論的最後一偈爲策勵聞者修持的語句:

  如此叁主道扼要 吾子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起精進 爲究竟事速修持

  這是說:”我的兒子呀!在聽聞了有關成佛之道的叁部份開示--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各別的重要性、其修持方法及成功准則後及把它們在心中弄清楚後,你便應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好好禅修,爲成佛事業而精進修持!”。

  修行的事必須經過”聞、思、修”這叁次第來進行。”聞”是指正確地學習,”思”是指在心中理解吸引,”修”是指禅參以令所聞教法與自己心念結合爲一體,以上之四句提醒學者勿只懂聞學,而不作”思”與”修”的階段。衲認識不少世俗心態的佛學研究者。他們對所有教法都說得頭頭是道,甚至著書立說,但卻從不作佛法上之”思”與”修”,所以並沒有任何覺受與證悟。這樣的人,即使通曉一切叁藏之文義,最終亦一事無成,因爲他們根本未能說是已入于修持者之列。反過來說,一個已真正生起對叁寶之依止心的人,即使 他是一個文盲或無任何佛學知識,亦仍會有一定的成就,因爲他已具備了真正的皈依覺受了。

  有關實修〈道之叁主要〉論中教義的方法,大家可依〈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述”六加行法”而進行(注:亦可參閱法師著作〈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開示〉及〈甘露珠鬘·菩提道次第禅修方法〉),又或依〈兜率百尊〉等略軌代替。

  如依〈兜率百尊〉儀軌進行,應先擇清靜之地方作關房,打掃幹淨,安設代表佛陀之身、語、意所依之佛壇及每天換上清淨供品。在上座後,先生起爲利衆生而欲求成佛之堅決心念,然後觀想佛陀或宗喀巴祖師在面前虛空,念誦皈依偈及四無量心,再觀皈依境融入自己。然後開始誦正文,依次召請宗喀巴大師與其二心子臨前,對其祈請長住、禮拜、供養、忏罪、隨喜、請轉*輪及回向,然後以曼達供養,再誦〈啓勝道門·曆代上師祈請文〉以祈請曆代祖師加持令證道次道第教義,然後開始禅思當天欲修的章題。在禅參之後,修誦宗喀巴祖師贊,然後念誦融入部份偈文,觀想面前祖融入自己而住于自己心中,最後念誦〈菩提道次第願文〉及其它回向文。這樣便完成了一座禅修,在閉關中每天分爲幾座去修,每座爲一至四小時之間。在禅修閉關時,大家應依論中所述之先後次第,由敬師開始一個一個章題去參,要在參至心中的確對某一章題生起了覺受才參下一個章題,例如參思敬師之道若幹月後生起了堅決依止之覺受,便進而修暇滿人身,若幹月後修至有覺受時再參生死無常.....。(注:于法師著作〈心生歡喜·兜率淨土上師相應法門導修〉中,有〈兜率百尊〉儀軌之詳盡導修開示)

  以上四句中的”吾子”也有特別的意思。狹義地說,”吾子”是指雅弘竹巴大師,因爲〈道次叁主要〉本來是宗喀巴祖師寄予雅弘竹巴的一封信函,開示的對像是雅弘竹巴。這稱呼表達了宗喀巴祖師對其心子雅弘竹巴的喜愛。在其它著作及信函中,宗喀巴大師鮮會這樣地稱呼其它的弟子。宗喀巴大師自幼出家, ”吾子”是描述他與雅弘竹巴的師徒關系,並非指二者有世俗血緣父子關系。如果廣義地說,”吾子”亦泛指所有聽聞〈道之叁主要〉而發心依宗喀巴大師所教地修持的任何行者,這些人全都是大師心中的愛子。

  跋文

  在全論之正文後,另有一行跋文,其內容爲:

  上面所說乃由多聞比丘吉祥羅笙竹巴爲查柯弘布雅弘竹巴所作教誡。

  文中的”多聞比丘”意爲”廣學多聞的具足戒僧人”,”羅笙竹巴” (Lobsang Drakpa)是宗喀巴大師之藏文出家法名,其梵文爲Sumati Kirti,意思爲”善慧名稱”。”查柯”(Tsa Ko)爲地方名,亦即雅弘竹巴祖師之生地,也是衲的家鄉一帶,現在被稱爲四川省阿珼州馬爾康縣境,距成都市約四百公裏。 ”弘布”(Wangpo )是一種尊稱,被用作生于貴族而出家者之身上。”雅弘竹巴”(Ngawang Drakpa)的意思是”語自在稱”。全個跋文的意思是:”這裏所說的內容乃由廣學多聞的比丘僧人善慧名稱(即宗喀巴)爲于查诃地區之首領家族中出生之僧人語自在稱(即雅弘竹巴)所說的開示”。

  雅弘竹巴生于公元十四世紀,其父爲地區的領袖。大師于年青時出家,不久後即薄有名氣,後往拉薩求法而遇上宗喀巴大師,盡得宗喀巴大師之顯密法要傳承,被宗喀巴大師賜號爲”大方丈”。雅弘竹巴是宗喀巴祖師之最初弟子之一,與另外叁位祖師並稱爲”宗喀巴早期四徒”。在由宗喀巴倡辦之廣願大法會中,雅弘竹巴爲主要籌辦人之一員。同年,雅弘竹巴與宗喀巴二師徒于拉薩大昭寺共同作齋戒閉關,其間宗喀巴祖師囑雅弘竹巴觀察夢境內容。雅弘竹巴夢見天上有兩只白螺降下合而爲一,跌入了他的懷抱,他取螺向東方一吹,螺音震動了東方。第二天,雅弘竹巴向宗喀巴大師報告夢境,大師便說:”這是預言你將回到你的故鄉--東方嘉誡地區(注:即成都以北,拉薩以東)廣弘正法,而且弘法事業將十分成功!”。大師把自己的念珠贈予雅弘竹巴,雅弘竹巴便發願說:”弟子爲報師恩,發誓必建成如同此串念珠數之寺院!”。此後,雅弘竹巴果然回到他的家鄉,也即是衲的家鄉,又果然建成了一百又八間寺院,其中最大及最後的一間是衲所隸屬的大藏寺。

  在建造大藏寺前,雅弘竹巴選了兩塊佳地而猶豫不決,其中一塊地爲現今寺院所在。有一天,他在草原山遙遠,心中正在盤算寺址選址之問題。這時候,有一只大烏雅飛來銜去了他手上的哈達(注:藏族常用的白色絲帶),飛至現在之大藏寺所在地上的一株柏樹,把哈達挂了在樹枝上。雅弘竹巴走過去一看,見樹下有一大蟻穴,便認爲這是表義將來寺院興旺之意。雅弘竹巴沒把柏樹砍下,反而把其枝幹切去,以樹之主幹爲柱而環境 繞建成大雄寶殿。所以,大藏寺之建寺選址是由一只烏雅決定的,它是大藏寺護法六臂瑪哈卡那之化身。上述這根柏柱現在仍保存下來,大家仍可在大藏寺看得到它。

  在選地後,雅弘竹巴又遇上了極多阻礙,例如在日間修建的牆,在第二天早上必已倒塌,這是由于當地之苯教法師所施之邪術所致。雅弘竹巴正在苦惱之際,神秘的烏鴉又出現了,他便馬上著信系于烏鴉的爪上,烏鴉便飛到當時遠在拉薩的宗喀巴大師跟前。這是十分神奇的事!你們西方人用白鴿傳信,雅弘竹巴卻用烏鴉傳信!由衲的家鄉往拉薩,路途十分遙遠,衲在當年由家鄉出發,步行往拉薩求學,一共享了六個月的時間!宗喀巴大師收信後,便著成了〈怖畏金剛十叁尊壇城儀軌〉及降伏障礙之密法,交烏鴉又帶回予雅弘竹巴。雅弘竹巴依照大師所示,修持密法除障,最後才建成寺院。大藏寺是雅弘竹巴發願建造的一百又八座寺院之最後一座。有一個傳說是,大師于寺院竣工時如釋重負地喊了一聲:”大藏!”,這句藏語是”完成了!”的意思,自此這就成爲了寺院之名稱。大藏寺建成時爲公元1414年,比色拉寺、哲蚌寺、塔爾寺、紮什倫布寺及拉蔔楞寺等都早。

  在寺院建造期間,另一件奇妙的事:雅弘竹巴當時沒法找到造佛像的好工匠,在此時有叁位黑人來寺求宿,雅弘竹巴便問及他們的家鄉及職業,黑人答曰擅造佛像及面具。大師便懇求他們幫忙建造佛像,但叁人只有一位留下了。在寺院開光的一天,他把所有佛像都造完了,只余一尊六臂瑪哈卡那護法像尚有一半未完工。在竣工慶祝典禮上,黑人帶了一個巨型護法面具,便跳起舞來,他越舞越快,最後面具跌在地上,人已不見了。雅弘竹巴心感有異,便領衆入護法殿察看,見護法像赫然已不知于何時造好了。大家都認爲黑人是護法之化現,所以寺院之佛像正是由這護法親手所建的,寺中之六臂像更被視爲是這護法的形現、由衪親手所造及由衪之化身--黑人工匠--融入其中而完成的。這工匠曾說過:”但凡寺中僧人得到其麼供養,我亦應得同樣的一份!”。故此,大藏寺有一個其它寺院中沒有的傳統,在有人來寺供僧時,領誦師會在供僧法會中站起來大聲提醒:”請勿忘供上"黑人"的那一份!”,施主便會被領至護法殿前供上一份施予其它僧衆同樣及同量的供品。這位護法在大藏寺中,大家除了以一般寺院供養護法之傳統方法供養外,更把衪視爲僧衆的一份子!在有人問及寺院僧衆成員數目時,如果寺中有五百衆,知客師便會答曰:”有五百又一人。”,因爲要把護法也算入去,這是大藏寺的獨特傳統。雅弘竹巴所建之寺院中,有不少現今已不複存在了。大藏寺在全盛時期有八百五十僧人,僧舍有一百又八座,每一僧舍中俱有全套〈大藏經〉。在幾十年前變幻中,僧舍多被毀,但現今又已恢複了。這裏面又一個很殊勝的故事;在寺院之全盛期,有一位叫”卡華朱羅笙尼瑪格西” 的大師,他預言:”這間大寺未來將被毀壞,後有由遠方而來的人重建,並更建成現在寺院沒有的辯經院及將會擴建至有兩個大僧院。”,當時寺院正值全盛時代,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後來,寺院果然被毀,後來重建寺院之基金來自個西方國家的華洋弟子,辯經院現在亦已建成了。看來預言已應驗了一大半了!這位大師亦曾預言寺院會有很多漢藏僧人共同修法,僧舍會建遍整個山頭,而且他還預言自己將會乘願再來,並于寺院後山建一僧舍而住。雅弘竹巴在建成一百又八座寺院後,于晚年又建了一間小寺,叫做”茶各寺”,約距大藏寺一百多公裏。大師最後于此小寺圓寂,其聖身被供于塔內。在幾十年前,小寺及靈塔被毀,但大師的部份頭骨被搶救保存了下來。在1983年,當地又重建寺院及靈塔,把大師之部份頭骨重新入塔奉安,塔旁爲其親弟初志劄巴之靈塔,初志劄巴也是一位有學問及大修行的出家人,于其兄退位後任大藏寺寺的第二代方丈。以上交代了〈道之叁主要〉的人物背景。至于宗喀巴大師,相信大家都有一定認識,所以衲就不多講了(注:見法師著作〈心生歡喜〉及修慧法師著之〈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等)。〈道之叁主要〉爲格律派重要論典之一,衲曾多次依根本恩師知真仁寶哲及其它大師處聽受。現在已圓滿講畢整部論著了,大家請好好修持所講的內容。聞法固然很好,但若只天天跑去聞法,卻不依法修持,到頭來只會落得一事無成!

  

《《甘露心華》菩提道次第論《道之叁主要》釋義 結束分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