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何謂仁

  仁者愛人,就是仁愛的人。這個仁,在人來講,就是仁慈的表現,有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願意身受之事,不要加在旁人的身上。如果把自己不願意的事情,加在旁人身上,那就是不仁。

  這個仁者,能吃虧、能忍辱。所謂“初而勉強,久而自然。”一開始時覺得蹩蹩扭扭的不舒服,可是時間久了,就成爲自然,絲毫不覺得勉強。

  這個仁,在事來講,要有忍耐心,把事情做得恰到好處。所謂“事欲求精,須用苦功,功夫既到,觸類旁通。”無論做甚麼事情,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的地步。怎樣能做到?這就必須下一番苦功夫。甚麼是苦功夫?就是一個“忍”字。忍字好像心上插了一把刀,要忍痛、要忍苦,一切都要忍。忍饑忍渴,忍風忍雨、忍寒忍暑,忍!忍!忍!忍一切不能忍的事。對于一切事,勉爲其難。要下苦功,功到自然成。那時,能聞一知十,開了智慧之竅門,對于事理豁然貫通,一目了然,無所障礙。

  這個仁,又可當種籽來講,譬如種五谷,一定要選擇肥大的種籽,禾苗才會強壯,到了秋天才有豐富的收獲,這種知識,一般農人皆曉得。如果不選種,不耕耘、不灌溉、不施肥,到秋天就得不到收獲。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生在學校讀書,也是一樣的情形。在學校用功讀書,把書的道理研究明白,當然就成爲有用的人才。但讀書不求甚解,敷衍了事混光陰。畢業後,無一技之長、無謀生之能,則成爲家庭的包袱,社會的寄生蟲,受人歧視。

  種籽可分爲有情種籽及無情種子。有情的種籽,能生出胎、卵、濕、化四種動物。無情的種籽,能生草木植物類和金石礦物類。有情衆生,有情有性;無情衆生,無情有性。所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有情和無情的性是相通的,原是一個的。而無情是暫時無情,它要是能返本還原,也會變爲有情。但是不容易,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返本還原的機會,這機會好像叁千大千世界中一粒微塵那麼小。又它雖然轉爲有情衆生,也都是低級的動物,如孑孓蟲蟻一類的衆生而已。我們雖然是有情,乃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如果不好好做人,就會性化靈殘,化爲無情的植物。所以在大樹中,皆有鬼神住在那裏。爲甚麼?因爲大樹和鬼神息息相通。人和鬼也是息息相通的,沒有隔閡。修道人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要墮落到植物中。植物雖有性,但不易變有情。

  同學們!人人可返本還原,可以成佛,只要早發菩提心,用功修行。但若墮落到無情中,成爲植物,再想修行,就很難了,到那時悔恨遲矣

  

✿ 继续阅读 ▪ 不幸中之大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