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叁字經釋論 四、唯識叁字經講錄(四)隨釋藏識

  

(四)隨釋藏識

  普通之叁字經,謂人之初性本善,其言誤矣!如果個個皆是善性,則世間宜無惡人,何須教化耶!

  今此書首句說,人之初,性是無記。所雲無記者,非善非惡之謂。大凡諸法之性,可分叁種:

  

  ┌ 善

  叁性-├ 惡

  └ 無記

  

  性分此叁,即謂世間人,有善有惡與非善非惡之「無記性」者也。唯起初之性,即非善非惡之性,亦即名「藏識」。藏識雲者,即俗人所呼之良心。以此心能藏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之種子,就其分別作用言,則名藏識也。如圖:

  

  

  藏識本無形相,今假定此一大圈形,略似中國所雲太極圖以表之。然其中能藏一切種子,即如予今日在此處講說,大衆聞之,有一二日不能忘者,乃至數年亦不忘者,斯即各人之藏識,能藏吾說者是也。比如倉庫然。但倉庫藏種有限量,此識藏種雖至多至久,亦能藏之。吾國古書中,有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之二語。然則究竟怒雲何藏?怨雲何宿?今明此藏種之義,始能得其解釋矣。

  

  有事經數年而尚能憶及或發現者,此即是「種子」之「現行」。今之心理學家或謂此記憶是藏于腦筋之印象,然腦是物質,印于腦中豈能經如此之久乎!

  故腦不過是識所經過之行臺。而所謂種子者,仍當以藏于識中者爲是。如小兒看戲歸,則仿而演之,斯亦彼看戲所藏之種子再發芽之現象,如是推之,萬法何莫不然。

  

  「種子」發動名曰「現行」,雲何名現行乎?蓋種子隱藏識中,是靜止不行;直至發現于外,成爲種種行法,故名現行。又世間倉箱,藏種多則難容;惟此藏識,凡前六識所攝入,悉能藏之。然而藏識中之種子,苟不經現行,人亦不得而知之。即如今日講堂內諸君,其誰有唯識之種子,均不能知。如一接談,有唯識種子者則大不同,此即種子必須待現行而顯之明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