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修持疑義
問:修習密法,是否應先修護摩法?
師:護摩法乃是「用法」;本宗是以「體法」爲宗。因爲「用法」是爲應世,不外是求得一些名利、權位、事業等幻化之物,或爲息災求福等。要知人身難得,生命短暫,我們不該浪費時間在這些爲個人利益得失的「用法」上面,而應在自己的心性及覺知上下功夫。雖然有些弟子發心很好,希望功德福報俱備後,可以余錢余力護持佛法,供養布施。但我仍期待本宗弟子專注心法,若能修得一念清淨,便是更高的供養布施。《金剛經》說:若能一心淨信、一念清淨、一念般若智慧,勝于以滿恒河沙世界的珍寶布施。故我希望本宗弟子,少在世俗利害得失上計較,而能在行住坐臥中返聞自性,此生必得成就。
諸位已經修習專修法及心要法的弟子,應反複閱讀經典:《金剛經》、《圓覺經》、《心經》、《法華經》、《六祖壇經》、以及祖師的開示記錄,都對修心法的人有莫大的啓發。
問:未皈依前,已久習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來此皈依,發現所傳的是綠度母及蓮師本尊法,不免有些失望。
師:不要失望,綠度母即是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蓮師更是合阿彌陀佛之身、千手觀音之口、釋迦牟尼佛及一切佛之心的身口意叁密而成的金剛應化身。故本宗所修,即是觀音菩薩之法,只有讓你更接近觀音菩薩,與觀音菩薩相應,並成爲菩薩的化身。這就是菩薩的願,他希望法界一切衆生,都能得度,都能成佛。
問:在修行過程中,是否一定會有魔障?
師:在修持過程中,如發大菩提心,爲度衆生願成佛,任何境界,一切不住,即無魔事。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不住非色聲香味觸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何謂「叁昧耶戒」?
師:「叁昧耶戒」即指密乘一切戒。
問:受戒後,是否犯戒就要墮入惡趣?
師:墮不墮入惡道,並不決定于是否犯戒。任何人造了殺盜淫等十惡,皆要墮入惡道。受了戒,尚有機會和方法可以忏悔還淨;若是造惡業又不知忏悔,則唯有墮入惡趣一途。許多人誤以爲不受戒者,犯殺盜淫便不會下墮,此是觀念錯誤。佛陀設戒,乃是防非止惡,令心清淨,忏其所犯、而予還淨,悔于未然、永不再作,如此方有可能成佛。否則便如有毒之漏碗,任何甘露注入,皆將流失,且化毒質,不能貯儲功德,反將墮入惡道苦趣。
問:釋尊當年舍身飼虎,在密宗是否違反「輕蔑蘊即五佛體」之戒?
師:看佛經不可拘泥,佛法一切端看發心,倘爲救度及利益衆生,乃是發大悲心及菩提心,與密戒並不相違。
問:父母之恩深如海,應如何才能償還?
師:應將父母奉爲堂上兩尊活佛供養。若父母已過世,則應盡力爲父母做佛事,令得安樂。並以父母之愛,愛一切有情。則轉纏縛熱惱心,爲清淨慈悲心。
問:何以古德有在屍陀林中修行之事?
師:一者,爲將「死」字貼在額上,了生死無常。二者,了佛魔不二,一切魔皆自心所變現,唯視心如何安住。倘以慈悲心對一切,則一切魔亦皆成佛,倘起邪惡之心,縱佛現目前,亦化爲魔,一切皆是唯心所現。
問:使用骨珠,若未經上師超度,有何影響?又使用骨珠,有何功德?
師:骨珠未經超度,可能有亡者神識或邪靈依附,將吸收使用者精氣與功德,或是障礙修持者清淨。故一般骨珠須經超度後,再行使用。
若骨珠由具德喇嘛之眉心骨串成,由于眉心爲與諸佛光明相接的通道之一,亦爲喇嘛修觀精神彙聚之處,用之修法,則可承受喇嘛之修持,增大功德。另由喇嘛修持一生,仍需老死,手持骨珠,頓感人身朝露,世事無常,故日夕惕勵,精勤修持,以超越輪回。
問:舍利子應如何佩帶供養?
師:舍利子可以一直佩帶供養在身上,亦可供養于壇城。紅花幹了,可以換新鮮的。另外再加一、二片綠色的茶葉,及七粒完整的米,以助孳生。
問:生前是否可以食用佛舍利?
師:佛陀舍利子可以吃,但是你要發願:從此以後不造纖毫惡業。因吃了舍利子,行善之功德會增倍,而造惡之業報亦會增倍。再者,亦可以吃舍利水。將舍利子用絲綢紮起,放入茶壺或茶杯中,喝水即可。喝舍利水,亦不能再造惡業。
諸位願意吃舍利子,值得贊歎。今後便須以此做爲惕勵,不再造惡業,甚至連惡念都不要起。若今日你有一念來對人,他日便有人亦以這一念來對你,因果不爽。
問:是否佩帶舍利,也一樣會令行者所作善業、惡業更加增長?
師:是的,這亦是鼓勵我們要盡量多作善業。地藏菩薩說:衆生舉心動念無非造業。佩帶舍利可警戒
自己不造惡業,連心念都要覺照,不讓惡念生起。
問:何謂無相舍利?
師:舍利可分有相舍利與無相舍利。無相舍利,便是指自性而言。有相舍利,是指有修持者,因戒定慧熏修,荼毗後之功德舍利。
問:將咒輪貼在臥房內,是否會不恭敬而致罪?
師:本精舍所印之咒輪,皆是佛菩薩之咒。佛菩薩已無分別心,只要以恭敬心,供在何處皆無礙。若是護法之咒,則供處多有禁忌,因有些是世間護法,會有分別心,易生瞋怒。
問:曾聞有所謂雙身法者,未知密宗本來可有此法?
師:關于雙身法之問題,華藏祖師曾有詳細開示。略言之,雙身法原是爲攝受婆羅門教,順應其根性而設,以方便度脫之。本維摩诘居士:「不斷淫怒瞋、亦不與俱」之義而修之。然而,我們中土原是禮義之邦,所以此法極不適合,且流弊很大。
問:釋迦牟尼佛當初成佛,可曾修雙身雙運?
師:釋尊當初于菩提樹下成道,降伏魔軍,魔女誘惑,亦不能動搖其心,苦修六年,亦未曾雙運,照樣登十叁地正等正覺。《圓覺經》中有雲:「淫欲爲輪回根本」,甚有道理。我們長劫于六道輪轉,正因淫欲,才會投胎。因衆生在中陰,會看到男女交合,倘不知是幻,住心于無生,或憶持本尊及佛菩薩聖號咒語,而起愛憎淫欲之念,僅享剎那之歡,即入胎中,出胎時或牛或馬,或餓鬼地獄,後悔已來不及。倘能于色欲無住,則不會投胎受生,再有輪回。
問:密宗中雙運,既非指男女雙身淫欲,是否另有所指?
師:祖師開示:菩薩修到不動心時,自性光明與法界本有之法性光明雙運,而彙歸法界本體如如。故諸位對「雙運」兩字,切不可作世俗想。觀雙運身,皆是光蘊身,而非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