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入門 十七·宇宙器界概況

  十七·宇宙器界概況

  器界,即指有情衆生所依持之國土,和所資用之器物而言,或名器世間,或名器世界。

  不論國土和器物,據實言之,都是有情各自之一切種識之所變所緣。然有情之種類繁多,且境界懸殊,故所變緣之器界,自是多式多樣;例如人類所見之江河,餓鬼則見爲猛火糞穢,天人則見爲金銀琉璃,而魚蝦則視同煙霧空氣。即就人類一道而言,雖以衆同分(同類之性)故,業果相似,所見略同;而隨著時地俗情學說之異,其說法亦多不同。所以,古來講佛學者于此每多诤論,亦最易致人生疑。

  其實,佛陀說法,旨在令諸有情明了本體之實相,而實相不可诠說,唯隨順各類有情機感作各種方便導歸,故有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等。若知佛陀"四悉檀"之施設,則二千年前在印度之隨他意語,與二千年後之俗情學說,有不相符處,自是意料中事,則一切诤論疑惑,自然冰釋。且今日公認之俗情學說,亦非即確立不移之真理;設使佛陀更來示現,當又是另一番之隨他意語。要之,佛陀不論何時何地對何類衆生之隨他意語,皆爲導引衆生悟入實相之方便,此即佛法之微妙殊勝處。

  然則,學佛者只要一味以"聖言量"作依歸,深信不疑,而不妨于今日之俗情學說,作適當之調整會通,自然于"世界悉檀"得歡喜之益,于"各各爲人悉檀"得生善之益,于"對治悉檀"得破惑之益,于"第一義悉檀"得悟入實相之益,而毋須興疑經、改經之妄動,造謗佛、謗法之逆罪也。今乃本此原則,略述佛陀對人間所說之器界。

  

  一、器界範圍

  大略言之,約直豎說:一個"世界"(指大千系世界),有二十八層天,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約環周言,一個"大千系"世界,爲若幹小世界所集成,如是環周各有無量"大千系"世界。

  例如吾人所居之大千系世界,名曰"娑婆"(或譯索诃,是堪忍義,此土衆生,堪忍叁毒煩惱,不忍出離故名)。本來方無定位,姑且以人類俗情,依太陽、地球之關系,假設東、西、南、北之"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之"四維",和上、下,共爲十方。而如娑婆世界者,十方各有無量之世界,且一一各有其名。如東方有阿佛世界,西方有阿彌陀佛世界,南方有寶勝佛世界,北方有成就佛世界等。根據華嚴經世界品所示:有"世界種"名普照十方熾然光明:分二十重,其中第十叁重最中央之世界即吾人所居之娑婆,即有十叁佛刹塵數世界圍繞;而如此二十重佛刹之"世界種"者,十方又各有微塵數世界圍繞。其中一一世界,或淨或穢,或大或小,或優或劣,固非一概;而虛空中之器界無量無邊,重重無盡,則可斷言。此由今日天文學之發達,推知"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星群"之無盡,更可相互發明。若有不同者,則後者大部分尚爲依推理所作之假定,而前者乃是佛陀依一切種智親證之現量耳。

  今爲進一步明了世界組織之概況,乃就近取譬,即以娑婆世界爲例,本諸經論所說,作一略引。

  二、娑婆叁界組織略說

  先約直豎言:二十八層計分叁界:初爲"欲界"有六層天,依次爲: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時分天)、兜率天(知足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據經上言,四王天居須彌山腰,忉利天居須彌山頂,五趣雜居衆生則居須彌山下諸星球上,而總爲欲界範圍。此界衆生,皆有男女、飲食之欲;世間書上亦雲"食、色,性也",故名欲界。中爲"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層天,即初禅叁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禅叁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淨天。叁禅叁天:少淨天、遍淨天、無量淨天。四禅九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此範圍衆生,具諸禅定,雖有身、器形色,由業果化生,無有男女陰陽性別,但以禅悅滋養身心,已無男女飲食之欲,故名色界。頂爲"無色界",包括四層天,曰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此範圍衆生,依四空定,不但無男女飲食之欲,亦無業果所生身、器諸形色(只有定果色),故名無色界。須知,前二界有形器,無色界無形器,無形器者即如虛空,遍于前二界中,統爲娑婆叁界。此之叁界,即爲六道凡夫所居,生死流轉,穢惡充滿,故法華經喻爲火宅,爲不安穩處也。

  次約環周言:一蘇迷盧系,即以須彌山爲中心,山外圍繞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四圍有一大鐵圍山;其中有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並八中洲、數百小洲等集合而成。

  若以今日俗情學說會通,經論所稱部洲,實指虛空中之星球而言,而吾人所居之南瞻部洲,亦即指地球而言。(約地球言,四周是海,中間是陸地,甚符"洲"字之義。)而俱舍論上所說蘇迷盧系,亦如今之所稱"太陽系"。而所謂七重金山,似即指星球運轉之軌道言(以地球人,見日星等,皆仰望而見,仰望之中,似從下而至上,輪軌層積,故喻之山):七重香水海,又似即指軌道與軌道間之空氣以太言。而此蘇迷盧系,乃爲日之光熱攝力所及,亦即爲忉利天管轄範圍。過此以往,則非日之光熱攝力所及,已非地居天,而屬空居天矣。

  由忉利天而外,器界範圍乃層層倍高倍廣增加;譬如倍高倍廣有夜摩天器界,乃至倍高倍廣有初禅天之器界;如是上上倍增,至大梵天遂爲"一小世界"之範圍。而合一千小世界,複倍倍高廣,上至二禅天,名"小千世界"。而合一千小千世界,複倍倍高廣,上至叁禅天,名"中千世界"。又合一千中千世界,複倍倍高廣,上至四禅天,名"大千世界"。因一大千世界,是積小千、中千、大千等叁千而成,故又名叁千大千世界;此即爲色究竟天之大自在天之領土,亦爲一佛教化之域,故名一佛土。統計應有十億太陽,即有十億蘇迷盧系也。今之娑婆,即釋迦牟尼佛教化之世界,而在華藏世界中,僅爲一世界種中之一世界,二十重中,居于第十叁重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