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重要性
學佛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我現在合起來講,菩提心有了出離心也就有了。
釋迦牟尼佛強調要修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只按儀軌念就可以了,而是願所有衆生離苦得樂、成就佛果的發心。只要衆生解脫成佛,自己和家人是否平安無所謂,自己是否成佛無所謂。
漢地有不少人信佛,但其中很多人的發心很小很小,可能是大家不懂得發菩提心的功德。佛法分爲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小乘強調自己要解脫輪回,自己涅槃或去極樂世界,其它的都不想。沒有利他的心,就不可能産生發菩提心的願望,就不能歸入大乘佛法。我們學的密乘屬于大乘佛法,一定要發菩提心,真誠地願衆生都能得到解脫。所以,無論修習什麼法門,發心都是爲了利益一切衆生成就佛果。
當我們遇到障礙違緣的時候,很多人會求佛菩薩遣除違緣。實際上現在遇到違緣,都是自己以往造的因所引起。《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裏也這樣解釋過,我們修學菩提心的佛子可以將所遇到的障礙當作衆生的業障來承擔,這樣衆生能得到快樂,就算自己處于障礙中也會很開心。有些居士可能會擔心,衆生的業障都由我擔了,他們全解脫了,就剩下我在受苦,怎麼辦呢?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以上面的發心去面對違緣,只會帶來很大的功德,令我們的障礙迅速清除,乃至速證佛果。釋迦牟尼佛也是在因地以此發心做了很多有功德的事,才有成佛和弘揚佛法的基礎。沒有菩提心,那就意味著大乘佛法的基礎也沒有了。
我到漢地的機會還不多,每次到漢地加持來見我的學佛人,也不知道你們怎樣看待這個問題。你們信不信我都沒有關系,我只希望你們能發菩提心、對佛法有信心,這是我最想說的。學佛修行沒有菩提心什麼都不是,沒有一點真實的利益,我的上師這樣給我說,我也這樣給你們說。如果你們真正地把所有的衆生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的話,那麼看到衆生在受苦時就會産生無限的悲憫之心。離開了菩提心,無論是誦經、念咒,還是禮佛、禅修,意義都不是很大。如果有了菩提心,就算只念一遍心咒也有無量功德。如果沒有菩提心,那就算念上百萬遍、千萬遍的心咒也沒有什麼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