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神足第一的目犍連
目犍連是佛陀的大弟子,佛陀講經的時候,他隨侍在佛陀的左邊。佛陀成道的最初兩年中,舍利弗和目犍連就皈依佛陀,從他們皈依佛陀起,目犍連就站在佛陀的左面,舍利弗則站在佛陀的右面。除非他們到別的地方去弘化,否則不會離開過佛陀。
目犍連這名字的意思是極大的贊美稱誦。他原來信奉別的教派,和舍利弗是非常要好的師兄弟。他曾經與舍利弗互相約定說,哪一日如果誰先成佛,應當互相度化照顧。而當舍利弗皈依佛教後,目犍連照著約定,也帶領他的一百多名弟子來皈依佛門。他與舍利弗的加入,使得佛教的聲勢大增,所以在佛陀所有弟子裏頭,他們兩人備受推崇敬仰,是佛陀座前數一數二的大弟子。
舍利弗隨佛陀出家半個月後才盡諸結漏,斷除煩惱,而目犍連只有七天的時間,即盡結漏,現神通力,證得阿羅漢的神通智波羅蜜。
《阿含經》記載目犍連是「神足輕拳,飛到十方」,所以他有神足第一的稱號。目犍連尊者不但常遊諸國,並且也常乘神通到地獄中觀察衆生受善惡的果報。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連被推爲神通第一,就是因爲他在教化中常顯神通。目犍連的神通,耳朵聽聲音,不論遠近都能聽到;眼睛看東西,不受物體的阻礙都能看到;無論多遠的路程,剎那間即至。他更常常顯些神通變異,助佛宣揚。佛陀雖不許弟子顯異惑衆,但對目犍連的神通卻常常稱許。
目犍連爲什麼會有神通?關于這點,是他過去生中有著一段微妙的因緣。
目犍連過去生中本是一個以捕魚爲業的漁夫,常在海邊捕捉魚蝦出賣,以這樣的方法來求財生活,日複一日,終于天良發現,覺得這種求財的方法是大苦業。他覺得一個人今生應作來生的功德,由于這一念向善之心,他就決意改業爲生。沒有多久,他見到城中有一位辟支佛,每次走在街上,那進止安然的行爲,威儀庠序的風度,他見到以後,很是恭敬。因此就把這位辟支佛請到家中供養膳肴。可是這位辟支佛雖然外現威儀,遺憾的是不善于說法,唯有用神通化世,不用其它的法門。這位辟支佛食後就躍身升入空中,或左或右,或前或後,上下自如。目犍連一見,生大歡喜,發願來生要求得神通。目犍連尊者就因爲這樣的因緣,今生能皈依佛陀,在佛陀的弟子中被譽爲神通第一!
關于目犍連,還有一個有名的典故,那就是「盂蘭盆會」的由來。
由于目犍連尊者有天眼通,他能夠知道衆鬼的罪業報應因緣,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他死去的母親,他立即運用神通力見到自己的亡母墮在餓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針縫似的細小,皮骨連結在一起,目犍連見狀,孝心油然而生,不禁傷感萬分!他即刻用缽盛裝了飯菜,藉神通力量往飨老母,但是他母親取飯尚未入口,飯食在手中即化爲火炭,不能飲食,目犍連悲號涕泣,不能自己。他能知道衆鬼的因緣業報,但不知道母親究竟以什麼罪業因緣受著如此苦楚。他帶著沈重的心情,趕快前去請示佛陀,目犍連尊者向佛陀禀告道:
「佛陀!弟子今日以神通力見到我此生的母親,墮在餓鬼道中受苦,取食成火,不知是何因緣?弟子的神通,能夠觀察衆鬼的罪業因緣,何以對生身之母,竟不知情?懇求佛陀慈悲開導!」
佛陀流露出憐憫的慈光,回答說:
「目犍連!你的母親因爲在生之時,謗佛謗僧,不信因果正法,貪瞋邪惡,戲弄衆生,所以受此苦報。你因母子情深,神通爲親情所掩,所以不知母親罪業!」
「佛陀!有什麼妙法能使弟子的母親脫離餓鬼的苦楚呢?」目犍連向佛陀哀求著。
「目犍連!你母親的罪根深結,不是你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救拔,你的孝心雖然感動天地,但天地神祇對毀謗叁寶而墮落的人也無可奈何。你現在唯有仗十方僧衆威神之力,方能令你母親離餓鬼之苦。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十方僧衆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稱爲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于此日,做子女的人,應當爲七世父母以及現在父母于危難之中者,設百味珍肴飯食,供養十方大德僧衆。因爲在此日,一切聖衆,均具清淨戒行,其德如汪洋大海,不可思議,如能供養此等僧衆,則現世父母及六親眷屬,定能出離叁塗之苦,應時解脫。若父母尚健在者,則福樂百年,這就是真正的超薦拔度的妙法!」
目犍連聽佛陀說後,歡喜奉行,在僧自恣日供養聖僧大衆以後,其母即于是日脫離餓鬼之苦。目犍連知道母親脫離了餓鬼道中,很感激佛陀,並贊歎叁寶功德,奉勸世間應行盂蘭盆之法,供佛及僧,以報父母生養撫育慈愛的恩惠。
目犍連雖然號稱神通第一,但晚年卻死于外道手中。由于目犍連依仗著他上天入地的神通,幫助佛法的宣揚,其功甚偉,但不知道正因爲如此,才更遭到外道的嫉妒。外道對于佛陀沒有辦法,但他們等待機會要暗殺目犍連。
有一次目犍連在弘法的途中,經過伊私阇梨山下,被當時的外道看到了,他們就從山上推下亂石擊殺目犍連,亂石像雨點一般地落下,結果目犍連身受重傷,仍然掙紮著回到舍利弗的住處。舍利弗問他爲何不逃走避開,目犍連回答:
「這是我前世的業報太重,應當受到這種痛苦,我想在臨死之前來向你訣別。」
舍利弗說:「不,我們就一起殉道吧!」
于是,二人到佛陀那裏向佛陀和師兄弟告別,又分別回到家鄉爲他們的親朋好友和鄰居們解說佛法,然後一起入了涅槃世界。
目犍連尊者被外道暗害的消息傳到阿阇世王耳中,震怒非常,下令逮捕凶手,數千的裸形外道,在阿阇世王的盛怒之下,都被投進火坑!
外道被阿阇世王處死,消除不了比丘們對目犍連殉教的悲哀,大家唉聲歎氣,他們都感到世間上的事太不公平,以目犍連那麼大的神通威力,爲什麼不能避免外道的襲擊?
佛陀用安慰鼓勵的口氣對大家說道:
「諸比丘!目犍連殉教的時候,並不是他不能預防,他有大神通力,可以保衛自己不死,但這不是究竟的辦法。修行人也不可違背因果法則,目犍連在過去生中補魚,殺生的業要了結。而且,目犍連早就發願要把他的生命獻給真理,現在滿了他的願望,他很歡喜入滅,如果我的弟子都能有目犍連犧牲殉教的精神,佛法就能更加發揚光大,諸比丘!你們應該效法目犍連尊者!」
佛陀開示的法語,比丘和比丘尼們聽了非常感動,一個目犍連的色身死亡,將有無數的目犍連爲了宣揚佛陀的真理,爲了聖教的流傳,自願而歡喜地踏著殉教者的足迹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