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安置正念的守衛,然後安住。

   ——jia華·揚·貢巴( Gyalwa Yang G。npa).

   《了義海大手印》節錄

   不同情況需要不同的方法措施,因此,若能掌握幾種可供選擇的不同方式,肯定會很有幫助。這個法則在人生的各個層面很管用,舉例來說,在商場或人際關系中,有時比較適合用電子郵件進行構思、修改及溝通想法,但有時候一個電話或面對面的會議會更有效率。

   同樣地,以禅修而言,最適合自己的技巧,不但依個人特定狀態而有所不同,也取決于每個人的個性和能力。比方說,在面對悲傷、嗔恨、恐懼等情緒時,施受法有時可能是最好的法門,但有時只要利用情緒本身作爲“止”的修持對境可能會更有效。想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的技巧,唯一的方法通常就是通過嘗試與錯誤。

   重點是,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方法,然後持續修持一段時間、,假使你是屬于比較“視覺型”的人,那麼一開始練習安定自心時,就可以先用色相禅修法練習一段時間;假使你對身體的感受較爲敏感,那就試試身體掃描法或專注在呼吸上;假使你是個“言辭型”的人,就試試念誦咒語.,技巧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如何安住自心——跟心互動,而不足被心牽動。

   不過,由于心是如此活躍,如果只用一種方法來修持,很容易就會感到無聊厭煩。練習某個法門幾天、幾星期或幾個月之後,你會發現自己開始有這種想法:““好煩哦,又得做禅修了。”比方說,假設你,開始選擇的是色相禅修法,剛開始,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美好、順利。但某一天,毫無來由地,你突然對這個修持方式感到厭煩了——沒有關系,這時你不一定要繼續禅修色相.你可以試試別的,比如說,禅修聲音。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這個新的修持方式似乎很新鮮且令人振奮,你可能會想:“哇,我從來不曾這麼清明過!”

   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發現自己又開始對這個新技巧感到厭煩了。這也沒關系,如果你開始覺得聲音禅修法很無聊,那就再試試別的新方法,比如說,你可以禅修氣味或看著自己的念頭,或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你現在應該比較了解佛陀爲何要教導這麼多不同的禅修法門了吧?在電視、網絡、收音機、MP3和電話發明之前,佛陀就已經知道人心是多麼煩躁不安,又多麼離不開那些讓人煩亂分心的娛樂消遣,所以他教導了我們許多面對這顆煩躁之心的法門。

  不管你選擇什麼方法,重要的是,每一座禅修之中都要交替練習“有所緣禅修”,以及直接安住自心的“無所緣禅修”。有所緣禅修法的重點在于發展出某種程度的心理穩定度,讓你得以在自心感知事物的同時,能夠保持對自心的覺知。以無所緣禅修法和有所緣禅修法兩者交替練習來安住自心,能讓你充分消化、吸收自己所經曆的一切。、通過這樣的交替練習,無論你處于哪一種狀態——面對自己的念頭和情緒,或面對似乎是存在于“外界”的某個人或某種情境一一你都會逐漸學會認出,所有你正在經曆的一切,都跟自己的覺性息息相關。

  

✿ 继续阅读 ▪ 時間短,次數多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