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用普賢十大願念阿彌陀佛

  夢參老和尚于東林寺開示:用普賢十大願念阿彌陀佛

  和尚慈悲,諸位執事慈悲,大衆師父慈悲,請坐下。今天有機會我到東林禅寺來學習,我是來學習的;那麼要我跟大家講一講,我就向大家學習。我們這個是古道場,從慧遠大師創建的念佛道場,一千九百年了,沒有變化;中間雖有時中斷,那是大事,現在能繼續。現在我們諸位道友能夠保持東林的遺風,這是我們大和尚跟當家師他們慈悲,能夠在現代還能保存一千九百多年的古道場的遺風。

   我今天所能向大家供養的,我沒帶什麼東西來,就是法供養。念佛法門有多種,不是那麼念一句阿彌陀佛。每部經論都提到念佛法門,特別是華嚴經 ,華嚴經八十卷經文,最後八十一卷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再用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念佛法門是至高無上的,不要認爲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社會上一種評論說這個法門是一般在家老居士學的,像我們出家人可以學禅定學智慧;這個是錯誤的,因爲念佛法門叁根普被。大家都知道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經上的經中之王,《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教授我們最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想僅此來供養四衆道友們。

   普賢菩薩十大願這是無邊無盡的,重重無盡的。其實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個裏頭包含著重重無盡。爲什麼念一句阿彌陀佛功德無量、叁根普被?佛在彌陀經上說這是特別的法門,因此我們不要把它看成很簡單的。那我們就用十大願王來解釋解釋,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它的效果、它的功力。在華嚴經上講重重無盡法門,一佛攝多佛,多佛即是一佛,一微塵裏,就是一個微塵,坐微塵裏轉大*輪,包括叁千大千世界。爲什麼?普賢行願力故,以普賢行,發普賢願。我們這一句 阿彌陀佛包括普賢行願,你念一句阿彌陀佛,你觀想我這是行普賢行願,那這句阿彌陀佛力量就大了。

   阿彌陀佛跟十大願王如何去觀想配合?普賢菩薩十大願,第一願是禮敬諸佛。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你用你觀想力,想力,思想、觀想、想力,阿彌陀佛不可思議,阿彌陀佛具足了恒河沙微塵數無量無邊的世界諸佛,念一佛即是多佛,多佛即是一佛。華嚴經禮敬諸佛我們把它收攝來,收攝就是一佛,這一佛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講法界性,阿彌陀佛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包括了所有的世界一切諸佛。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是用阿彌陀佛的力量禮敬十方叁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當你心裏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以這個佛號供養盡虛空遍法界無邊佛刹,現在的、過去的、未來的叁世一切諸佛。我念一句阿彌陀佛,用我念一句阿彌陀佛的這個功德,供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

   如何理解呢?我們用世間物質供養,乃至于一切其他物質供養,不如法供養爲最。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稱贊阿彌陀佛聖號,這是我們修法,我們依此所修的法供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在供養叁世諸佛的時候要邊禮邊供養,你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你思想一作意,我這念阿彌陀佛的功力是供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如果你思想這樣觀想,那你這一句阿彌陀佛那個效果、力量不可思議。在你供養時候,你已經把所有的世界全變成極樂世界了,乃至于娑婆世界也變成極樂世界了。

   如何理解呢?阿難曾經有一次問佛說:世尊,你過去沒行菩薩道?人家哪些諸佛都是清淨佛國土,怎麼咱們這娑婆世界這麼髒、這麼亂、這麼壞、這麼幹啥。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說:這不是佛的問題,這是你們的問題了, 這是衆生的問題了。你要看看佛的世界什麼樣子嗎?我讓你看看娑婆世界什麼樣子。佛就用足趾點大地,當時這個娑婆世界變成了微妙不可思議,就是跟一切淨佛國土一樣一樣的。因此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如何能把娑婆世界變極樂世界?這叫法力,加上你發願的願力,加上你念佛阿彌陀佛的功力,願力跟功力的法力結合到一起,所以娑婆世界就變了。當時你這樣念佛,你的心變得非常廣大,廣大到什麼程度?廣大像虛空一樣,就是法界性,廣大如法界,包含如虛空。你念一句阿彌陀佛的力量,把它變成了無窮無盡的功德,如果你這樣來念阿彌陀佛的功力,阿彌陀佛的功力效果就大了。同時在你念佛即是禮佛,所以念阿彌陀佛就是禮敬諸佛。

   但是在你念佛的時候一定念如來的聖號,一定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含起了無量無邊的功德,贊歎佛無量無邊的功德,就在你一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候,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你就觀想現前;阿彌陀佛利益衆生所有的事業,你觀想現前;阿彌陀佛以悲願力所建設的極樂世界,你觀想現前;這樣的來稱贊佛號的時候,稱贊如來的時候,把極樂世界所有依正二報,極樂世界是依報,這個依報特別殊勝,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在你禮佛一定聯想到稱贊如來,你一定得念南無阿彌陀佛,你才禮敬,這個就含著禮佛 、贊佛。

   禮佛 、贊佛一定要行供養。我們什麼東西都沒拿,連個華都沒拿,這叫事相供養。在你禮佛時候,你把這個觀想,在我禮佛、念佛、稱如來聖號的時候,阿彌陀佛聖號的時候,這叫法供養,就要用前頭兩大願成就第叁大願供養如來,這叫禮佛、贊佛、供養佛,這叁大願我們不把它分開,當你一禮禮下去的時候,叁大願頓現。那是你平日得用功,如果你臨時頓現現不了的。你平日在禮佛念佛的時候,你就作如是想,把咱們這個佛堂,你把它心裏作願,盡你能想,能想好大就想好大;完了這再念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稱贊如來。阿彌陀佛要翻譯了,包括無量無盡的功德。這個我們一時講不完,所以我就把它略了。在你禮佛贊佛的時候,這叁大願是一願,禮佛、贊佛、供養佛,叁願即是一願。

   那禮佛了,稱贊如來了,廣修供養完了,爲什麼我們達不到跟佛一樣?我們是業障力。無量劫來所做的身口意,把我們這種殊勝境界與佛無二無別的給障礙住了,不得現前。所以禮佛、贊佛、供養佛之後,我們開始忏悔。所以第四大願就是忏悔。同時觀想我們就以禮佛、念佛、念阿彌陀佛的功力,忏悔我們的業障。所以經上說念佛一句,念阿彌陀佛一句能消我們八十億劫重罪。那你念念不斷的,你有好大罪?罪性本空唯心造。你現在心盡是叁寶,盡是阿彌陀佛,供養佛。這個贊佛、供養佛、禮敬諸佛,業障不就消失了嘛!是這樣來忏悔業障。業性本空唯心造,是我們自己心造的。現在我們心轉化了,念佛,念阿彌陀佛,我們心裏就具足阿彌陀佛的功德,禮佛、念佛、拜佛,自然業障就消失了。忏是過去,悔是未來。過去我們無知,沒有智慧,多生累劫做了很多的錯誤;現在我們明白了,以佛的加持力,念佛的功德,這種悔改。何況以後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再不會作惡了,再不會造惡了。所以第四大願,我們的念佛的功力,把我們業障就忏悔清淨 ;就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你所有業障消失。罪性本空,罪有體性嗎?罪沒有體性,是空的。那怎麼來的呢?唯心造,是你自己的心造的。那你現在你心轉化了,變成佛法僧叁寶的力量了,那個罪就沒有了。所以普賢菩薩教我們忏悔業障是這樣的忏悔業障,不要去觀想每一件事、每一件錯誤,那無量劫來你觀想不到的。這樣來忏悔業障,也不一定照著那個普賢行願品的經文 ,你平常把經文讀熟了,觀想你一心,當你禮佛、敬佛、念佛、稱佛名號的時候,假佛的力量消除你過去無量劫來的所有的業障。障,就因爲你過去做的業障住你不能成佛,你要把這個業障挪開了,把它消滅了,你就成就了。

   除了自己忏悔自己過去的業障,看見一切的諸佛菩薩的功德,一切衆生的做的一些好事的功德,我都隨喜。這也稱法界性的,普賢十大願王都是稱法界性,當你念佛的功力也是稱法界性的。十方世界一切衆生做好事的很多,我們只是隨喜念佛功德 。在十方世界念阿彌陀佛的很多很多,極樂世界並不是只有我們娑婆世界生極樂世界,十方無量無邊世界都生歸極樂世界,我們把那些做好事的人所有的功德,我們都隨喜。假使就是我們現在娑婆世界,乃至說小一點,就是我們這個南贍部洲;再說小一點,就我們現在的人類五大洲,每一天做好事的人多得很。有的是我們肉眼能見的,有的是我們肉眼見不到的,我們能夠知道娑婆世界有好多像我們這樣的廟嗎?有好多聖人嗎?這是我們不知道的。但是我們發願隨喜功德,可以把這個世界上所有做好事的功德,就是我們在五臺山,文殊師利菩薩每一天所教化衆生所做的好事無量無量,我們都隨喜不完。如果朝過四大名山的,地藏王菩薩在九華山,普賢菩薩在峨嵋山,乃至觀世音菩薩在普陀山,就這四大名山的裏頭,每天所有的功德,做錯的,這四大名山做錯的你不去指責他,忏悔,替一切衆生忏悔,代一切衆生忏悔,發願讓一切衆生都能隨喜功德。除了你自己隨喜,這個力量很小。凡是你所認得的,就局限說,讓他隨喜功德 ;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衆生要他們隨喜,隨喜十方諸佛。每一個世間都有十方諸佛在成道,就是咱們現在這個世間很多大菩薩利益衆生,在無量世間利益衆生,你就發願隨喜,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你還擔心你生不到極樂世界去嗎?你隨喜功德,以普賢大願隨喜功德的功德,你就生極樂世界去了 ;而且是念普賢行願,以普賢行願的求生極樂世界的,你生去是上品上生。念普賢行願的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頓悟無生,馬上成就普賢的行願,我想我們諸位道友都應當隨喜這個功德。

   前頭這些大願完了,以下的就是第六大願請轉*輪。禮敬完了贊歎,贊歎諸佛的功德。諸佛在無量無邊的世界教化利益一切衆生,包括他行菩薩道的時候利益衆生,我們雖然沒有親自參加,但是我們理解到。怎麼理解的?普賢菩薩教授我們知道的。禮敬、贊歎 、隨喜,完了請轉*輪,單提出來第六大願請轉*輪。前面說了贊佛功德,第二大願稱贊如來,稱贊如來什麼呢?一…

《用普賢十大願念阿彌陀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