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味
撰文 / 釋道心(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人,只不過是世間的旅客,回首一生,何其短暫,要想使自己有作爲,不僅須要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故要先結人緣,才能得到別人幫助。
幹一翻大事業需要多數人的支持,所以想要萬衆一心,得有廣闊的心胸,一視同仁方成。故我們平時就得努力改善自身的行爲。或許有時侯自己無心的表情會影響到別人的心靈;因爲自己的熱情大方,而化怨心敵友爲知心朋友;也可能因爲自身的冷漠,使患難之交變成生死愁敵,這是爲何?全憑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以要想幹大事,必先結人緣,結善緣。古德雲:“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佛教也講“人成即佛成,是名真修行。”故萬不可掉以輕心,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助之事。
神光大師給達摩祖師一耳光,打掉了牙,因爲打掉聖者的牙,會降臨災難,達摩祖師憫念蒼生,而把牙吞進了肚子,也因此感化了神光大師。
諸如此例,不勝枚舉。正如證嚴上人說:“要想別人重視你,你要先重視別人”。人們也常說:“面帶笑容結人緣,布施歡喜種善緣 ”。所以,人不僅要有人味,更要有仁味。具有仁味的人,才稱得上有完美的人味。別人都喜歡你,你才有味道。所以星雲大師說:“有慈心才有慈性”。
做人要像陽光般的燦爛;待客要像火焰般的熱情;做事要像吃飯般的熟練。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感應的。你討厭別人,別人也很難喜歡你;你喜歡別人,別人也很難討厭你。
成佛也是這樣,沒有衆生的成就,菩薩也無法開智慧花果;正因爲有衆生,菩薩才有發菩提心的機會。所以說:“人成即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