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大衆課誦時敲木魚
撰文 / 釋寬弘(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那一刻,我體驗了挑戰自我的辛酸也喜悅。
在法師的安排和同學們鼓勵之下,我終于鼓足勇氣去敲一直讓同學都拒之門外的木魚。心想“嘻,這木魚不是太重。”可不知怎麼了,木魚就是不配合,手也不聽使喚。錐子像脫了僵的馬一樣往外跑,怎麼拉也拉不回來.這下可糟了,又不能停,可怎麼辦呢
甯動千江水,勿亂道人心,木魚敲不好,會令課誦中的大衆師父心生煩惱。我在心裏祈求:佛菩薩加持弟子吧!關鍵時刻“菩薩”降臨了,同學幫我收拾了殘局,當我正高興時,她卻說:別走開,余下的你要自己敲,相信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是啊!給自己信心,給自己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可當機會來時,就沒有信心去接受它。
人生路上充滿著挑戰,一個四年級的女生患上青光眼,雙目失明且康複無望,可她沒有灰心,憑著她堅強的意志,在哥哥的幫助下,刻苦學習,以全A的成績獲得美國骨科大學博士學位,他告訴家人和朋友們說:“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不可能的.”。與她相比,那更像微塵中的微塵,不值一提,逆境中磨練心志,勇往向前,而不屈不饒,而處于順境也不會沾沾自喜,驕傲自大。物理學家牛頓看見蘋果落地而産生了地球引力,馬克思和列甯他們在戰火紛紛的歲月,爲了更多人民能夠過上沒有戰爭,壓迫,剝削,自由民主的生活,而冒著敵人的炮火一直向前.這種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的精神,也佛陀被割鹿王割截身體時,不生一念嗔心,並且發願將來成佛時,第一個度他,這種境界比世間的智者的心境更廣更大而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都沒有勇氣承擔自己應付的責任,錯誤的知見。
他們讓我認識到,其實,更高的山並不是在人的身旁,而是人的心裏。
也許高處不勝寒,也許前方很渺茫,可是即使是黃昏,也必然布滿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