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撰文 / 釋妙徳(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昨天在一本讀者中讀到一段有關“時間”的話,精彩極了!
書上說:“時間是最好的有時像證人,它有時像過濾網般做著淘汰工作;有時則如天平一一樣讓人在未來得到公平。時間會慷慨地給人機會,但若他的慷慨的不到預期的回報,它就會無情的收回慷慨。時間最痛恨的,乃是它的善心哉背叛裏被辜負。”
這段話簡直是“妙極”了!“妙”在作者是借時間來論人,論人的機遇和人的素質修養,更表明了微妙的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
其實,時間就是人從“呱呱”落地到衰老病死的一段距離。從佛教名詞名相來說:“時間就是從生到死之間所經曆的“愛別離”、“怨憎會”、“老病死”等自身的不調與諸多無奈的苦痛。因這苦痛兒分別、執著造下貪、瞋、癡等諸罪”。短暫的歡樂,長期的痛苦,永遠的執著追求……
正因爲如此,偉大的佛陀悟透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教導衆生看破、放下、隨緣。這並不是讓你有消極的心裏,而是因爲人生沒有百分百的圓滿,該放下時就要放下……
一位世人曾寫過一篇《半半歌》,內容十分經典,“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歲月盡悠閑,半裏乾坤開展”,又說:“衣裳半素半鮮,飯菜半豐半儉,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則半佛半仙……”。這聽起來合轍押韻,好聽而又富有哲理性,不過要做到這一半一半而又不去執著于標准,也非人人都能做到的。
這些都可以說一半一半各自成趣,唯獨做人不能半真半假。時間也不可半留半駐。
人生最無可奈何的事就是誰也留不住時間,誰也沒有辦法走回過去,那麼就讓我們好好把握當下,微笑著面對明天,好好珍惜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