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逆境

  逆境

  撰文 / 釋醒慧(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逆境,是困難多,不順利,甚至一些更惡劣及不幸之事。如果走上修行這條路,除克服外在種種逆境外,還要對治內心種種欲望,最後從雜染的凡夫走向清淨之聖者。

  每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經不起逆境的困難,就會被打敗,傷痕累累,這時,他希望事實可以改變,按自己的思路發展,就不知換個心態,換個角度面對,慢慢的會成爲一個堅強的人,若不如此,他的人生比樂觀者的人生活得痛苦。

  晚清唯心派代表人物梁啓超曾說:“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的最高學校。”是啊,人若經不起磨煉,他最後只能成爲懦夫!一陣風就能吹倒!

  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幼時因患猩紅熱,因而失去了聽力,視力,和發聲能力,對于這樣的遭遇,這樣的逆境,他將要面對的是寂靜與黑暗,可是,她在莎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在自己的毅力支撐下,克服種種困難,考上了大學,學會了各種語言,還出版了十四部作品。克服困難的人,猶如巨石下的小草向上生長,以他堅強的生命力,沖出困境。面對海倫·凱勒,我們完全可意識到只有經得起風吹雨打才能出類拔萃!

  修行佛道的人,除了要面對外在的逆境,更要面對內心的逆境。我等之所以成爲凡夫,不外乎一個原因――執著。因貪欲,瞋恚,高慢等煩惱習氣,從朝至暮,乃至睡夢都沒有停止過,如果一直伴隨著這些習氣不肯對治,那離成佛相差千裏之遠。修行苦,非苦在誦經、坐禅、出坡,而是因無始以來的習氣煩惱難以對治。如果想修行成道,就要克服內在的逆境、相反,若隨順煩惱習氣,那凡夫就永遠是凡夫。古代大德有言:“能用明慧觀照內心煩惱,是名出家,是名修行。”修行的人,只修表面不修內心,如竹籃打水,一無所得;又如沒上電池的挂鍾。永遠停在那一刻,不會前進。又如原地踏步,沒有進展······

  逆境,有外在,有內在。能沖出外在的逆境,才能成爲品德高尚的人;克服內在的逆境,才能脫離叁界生死。

  

✿ 继续阅读 ▪ 布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