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五欲
撰文 / 釋妙德(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語文老師對課前故事的一句評語,引起了我的萬般思緒……
她說:“本來人就是都有七情五欲的,就看你怎樣去控製、運用了。”是啊 !人甚至是動物也都是有感情有欲望的。對相應的外境、合意的人事物等都多多少少會有欲望生起。可就是七情五欲太重了,世人被七情五欲所迷惑神魂顛倒,整天在這七情五欲中飽嘗這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感覺,慢慢煩惱也就多了,甚至是非不分,所以業就造出來了,因此必需要輪回叁途。
古大德曾說:“沈溺在七情五欲或愛欲中的人宛如野兔被困在牢籠裏那般驚恐,爲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因爲有情欲就有貪愛,有愛就有不愛——分別,有分別就無法做到平等,無法以博愛的胸懷去對待每一個衆生。因有七情五欲從而有自私,便不顧一切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去追求,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歸根究底就是爲了這七情五欲,所以某大師說:“如果情執不斷,嘴裏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沒有欲望則無自私無煩惱無生死。
我們爲什麼沒有智慧去破除煩惱呢
就是因爲有無明,無明生欲,欲生自私,自私生煩惱。人對我好則生貪愛,如此在叁界中輪回不息永無出期。所以要想無煩惱永具安樂出生死海、渡衆生就必須先斷除七情五欲。
所謂五欲乃是財、色、名、食、睡衆生大棉被。凡夫俗子爲其所動搖執著迷惑……造業追求,它們本無罪,有罪的實屬我們這顆活蹦亂跳的心。因此,我們一定要控製、抑製身心念頭不亂起五欲貪心。這也是出家衆要斷七情五欲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