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所成就的
撰文 / 釋正哲(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古人都把有學問的人稱爲“謙謙君子”,君子何以爲君子,固然是由“謙謙”造就,一個真正能“謙”的的人則一定與世無爭,一定甘于寂寞,一定能成就大事業……
謙卑可以讓我們腳踏實地,虛懷若谷。曾有人這樣問一位哲學家:“從地到天有多高?”哲學家說:“叁尺高。”“怎麼可能?我們人都有五六尺高。”哲學家回答:“所以,在天地間立足,要懂得低頭。”低頭才能照顧好腳下,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低頭是一種成熟,是一種美德,正如古樹結實,稻穗成熟,都是低頭的樣子,這象征了內心的充實,內心的謙下,不與外物爭鋒的高尚品德。
俗語講謙虛使人進步,一個真正謙虛的人會處處小心謹慎,並能把任何一個人都當成老師,在善與惡中細心揀擇,無形中就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更能在學識上不斷提高,像孔老夫子能虛心向七歲的項橐學習,成爲不恥下問的佳話。人不能不自量力站得太高,太高會“高處不勝寒”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德行是不是能堪任高位,如果不能就謙下心來虛心向他人學習以養內德。孔子一生不得重用,但他的德行與學識卻教授了叁千多名弟子,成爲幾千年來的典範,如果孔子不是謙虛好學、甘于寂寞,又何能有今日的美德呢?
不管是謙卑也好,謙虛也罷,只要能低下頭來虛心向學,則一定能成就大事業,縱使不能揚名于世,也能讓自己不虛度此生。成功不代表做了多少事,在于自己的心是否安心向道、言于律己、堅守本份。對于名利不爲所動,自然能揚名于後世,成爲千古佳話,這樣的美德遠遠地超出了一世的大事業,又何須去求呢?
“謙”能造就品德,“謙”能成就學識,“謙”能讓你踏踏實實地走完一生,我們曾經虛度的光陰已經太多太多,現在就讓我們用“謙謙君子”之心來走好每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