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勤奮
撰文 / 釋清如(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這兩句話是出自于韓愈的《進學解》文中。意思是說:“學業精通在于勤奮,學業荒疏在于馬虎隨便。德行好在于經常反思,德行壞是因爲苟且因循。”是故凡是有成功、有成就之人他的背後必定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那就是勤奮。
勤奮二字用佛教的術語來形容叫做精進,修行並沒有什麼竅門和捷徑,只要你腳踏實地不斷的用功精進,無人不達目的地,即成佛。常言道:“沒有天生的彌勒,亦沒有自然的釋迦。”諸佛都是在因地時精進辦道,一點一滴,經過無量劫的修行才能證得無上菩提佛果。而不是坐著異想天開等待成佛的機會,更不能認爲自己是天才而荒廢了後天努力的時機。
記得讀初中時學了《傷仲永》這篇文章,文中的傷仲永這個天資聰穎的神童由于沒有學習,到了成年後竟黯然無聞。這就說明天才也要再經過後天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否則日後亦與普通人無異。
當然修行也如此。曾記得,剛發心出家的我,發勇猛心,每天都堅持禮佛一百零八拜,早殿下來還繼續念叁遍楞嚴咒等……。當時的發心可謂精進矣!而現在,發現自己慢慢地懈怠,不如從前了。今天,很有幸地學習了《進學解》一文,不但給我增加了不少知識,同時,更是提醒我,修行不可懈怠,學習不可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