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菩提道次第略論》的感想
——深信業果
撰文 / 釋淡塵(種德禅寺佛學苑學僧)
一、以感恩心來學習
非常感謝佛學院能讓我們有機緣來學習這科課程,不知是何時積累的善根因緣成熟, 感應法師來爲我們詳細講解,作爲本人感到無限的喜悅,這都是大家共同的善因業力所牽引,得到聞法的善果成就,所以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會非常的珍惜,希望能做一個合格的聽法者!
二、略括本論
學完《菩提道次第略論》從整個科目內容來看,是從道前基礎到下士道、再到中士道、最後達到上士道,都是在漸漸引導我們生起出離心,感悟無常,墮惡趣之恐懼,具足信心歸依叁寶,進而希求解脫,勤修叁學,脫離輪回;最後不但自己能解脫,更讓我們能發菩提心,勤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共成佛道!
叁、最深之處“深信業果”
學到下士道中的“深信業果”,令吾有很深的感觸,爲什麼呢?因爲就是“深信”,才能走進佛門,因爲“深信”才發起尋求解脫之心,因爲“深信”,以前的一切迷惑都迎刃而解!爲什麼宇宙有種種差別,爲什麼各人有不同的遭遇等等,都由“深信業果”得到了答案,這些都是在業力的支配下而産生,一切苦樂感受唯一是由業産生,善業得安樂,惡業得苦報,這是宇宙本有一種令人敬畏的因果律,也是整個宇宙的大法規。《百業經》說:“世間業所生,以業繪苦樂,諸緣聚生業,以業受苦樂。”不是因爲某個人不信就不存在,因果是絲毫不爽的!而且佛教所講的因果是叁世論,不僅貫穿著我們的今生,也貫穿著無盡的過去和未來,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極微少的一部分,對于不具備宿命通的凡夫來說,既看不到過去,也看不到來世,所以才不信或者會心存僥幸,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所以決定信爲諸善之根本,是諸惡之止源!
其實,在未接觸佛法,未了解總別業果之前,自己也是不相信的,盡管受著各種苦,起各種煩惱,可是都沒有想到這些都是由于自己所造的不善業而起。我們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得到幸福圓滿,卻往往執著錯誤的東西背道而離。比如殺生,認爲動物生來養來就是給我們吃的,不曾覺得是一種錯誤的行爲;又如不與取,看到別人有的,好的,就想占爲己有;妄語,往往因爲虛僞好強之心而歪理言說,或好說不好,不好說好等;嗔心之事,或爲一句逆耳之話,一件感覺委屈之事而耿耿于懷,口雖不言,心裏卻一直嘀咕不停等等惡業,數之不盡!如果不深信,就這一生也不知道造了多少惡業,何況多生累劫以來呢?
所以,對于學佛者而言,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如果“深信”,就不會再埋怨我是如何如何,怎麼會苦多樂少;如果“深信”就不會任意放縱自己成就叁毒。知如是因,得如是果就會坦然歡喜接受,從而積極止惡行善。即使是小小惡業也不爲,因能生巨大的苦果;即使是小小善業也積極去做,因能感大樂。而且業不作不得,它是有情生命支配的動力,沒有一時不在活動,或是內心的思想,或是身口的動作,皆能形成許許多多的業。叁業之中,以意業爲最重,因爲它是引發身口二業的根本,任何善惡行爲的生起,因有了意業的參與,才有了力量,才會在阿賴耶識中形成種子。在戒律中,每犯一條戒,都要考察是有心造作或無心違犯,並以此作爲判斷是否犯戒的重要因素。而且如果我們用歡喜心來行善,樂果會更大;如果是用嗔恨心來造惡,苦果亦更大,同時,若是供養叁寶,福田最大;若是對叁寶作損害,罪亦重大!
四、總結
作爲修行者,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們深信就不敢再造惡——即是戒,就能生定,生慧,容易成就佛道!
學完《菩提道次第略論》,真的非常感謝宗喀巴大師及諸多善知識的悲愍成就,令我等能學習這部論,能對佛法深入了解與趣入,在菩提道路上有了更明確的修行次第及目標。希望這部論廣泛流通,讓每一個衆生都能聽聞,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