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德的關系
——有道無德其運不昌
二○一○年六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海空上師開示于棲樂寺法堂
今天晚上我還是跟大家一起參加學習,由于這個安居以來,原則上我都應該跟大家一起學習,由于事情多呢,又耽誤了很多時間。因爲今天這個日子比較特殊,六月十九,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要跟大家講點什麼東西呢?就是講一講我對待修行與道德觀念的關系。
如果我們作爲一個修行的人,作爲一個居士,作爲一個出家人,連最起碼的修行的概念,和道德觀念都沒有明確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們的修行要達到目的,要成正果,是很困難的,是有難度的。
所謂的道德觀念,我看呢,道與德本身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道並不等于有德,而具足了德的人,也並不具足了道心,我們如果沒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往往把道與德混淆起來,所以在修行的問題上,在我們行持的這個問題上,是糊塗的。
在我認識的出家人當中,居士當中,能夠把道與德,福和慧都能夠全面發展,而有所建樹,有所成就的人,確實不多。那麼我們要把道與德這個概念把它弄清楚,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我們修行的道路。道是個什麼東西?行之有道。道法,道恒,道行,道術,在我們中華民族的修行過程當中,都有很多闡釋,比如我們曆史上,有很多道行都非常高的人,在佛教還沒到中國以前,我們中國的道教,和民間術士,在修行的這個問題上,早就闖下了一條路。那麼我們中國有曆史記載的比較完整的一部書,就是說講道行比較完整的一本書,大概就是封神榜。那麼在封神榜以前呢,早就有修仙練道之說。
修仙和練道,都是爲了人們去追求自然界的極限,能量的體現,和發揮我們人與自然界共和能量體現的一種綜合形式,我就講到人天合一,吐納天地之氣,收集日光月華,除了吐納天地之氣,收集日光月華,還可以聚集世間上的陽性,陰性意識的能量體。我講這些是我在悟道中所證悟了的這些道理,可以不客氣的講,在你們在座的人當中,還沒有了解到這些方面的內容,最多只是看到有文字記載的,道教、佛教所演示的這些內容。
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講這個問題,主要就是要讓大家明白什麼叫道?什麼叫道行?什麼叫道術?道指的什麼?包括我們現在已經形成教的道教和佛教這些內容。那麼我剛才說這些,是還沒有形成道和教這些術士,那麼我們道教在張道陵以前,都還沒成教,就老子寫了道德經,還只能說是一種道德,經典、論述,建立了這種理論,還沒形成教。那佛教的教主通過釋迦牟尼佛以後,才有教,以前就沒有教,還沒形成,只形成了一個佛,而沒成教,形成教,它是在道和德的共同影響,共同支柱,相依並存的情況下,才能形成。如果只是道而無德,那就不成教,不成其教,你們懂這個道理嗎?不管你的道法多高,道術多強,可以指天爲名,指地成金,可以左右乾坤,可以呼風喚雨,可以掌握人世間的吉凶禍福等等。你精通道術,你的道法圓融,氣貫山河,那只能說是一種道術,只能說是道行,所産生的一種力量和力量大小,你這個道如果用在正當的情況下,那就可以治富一方,教化一方,造福一方。如果你的道行用在不正當的地方,就可以危害一方,使一方人帶來災難,帶來痛苦。所以說,道只能說明你的本事大小,你學得再好,只能說你通力、智力,你的神通力,你的智慧力量有多大。如果你只有道而無德,那麼這個教就成不起來了,成立不起來,那只一個單純的江湖術士,民間術士,只能說是這種。所以我們沒有成立教以前,都是各修各得,各行其道,在社會和人們的共同意識産生要求的時候,就需要一種體現,比如說佛教到中國來,那麼就要吸納中國的道家的思想。道家在中國那是講的什麼東西?它就把德牽進去了,比如說我們的《周禮》,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之魂,那就是禮儀,是道教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它們的綜合,那就是一個禮儀道德。如果佛教進入中國,只是出世間法,不把我們的禮儀道德運用起來的話,在中國也行不通,所以這叁個,儒釋道這叁家,只要缺了一家的思想,在中國來說,就好像叁只腳掉了一只腳,就站立不起來。
那麼今天我要跟大家講到這個問題啊,就是我們在學習自身修養,認識佛教和修行本身的這個問題上,還是比較模糊,甚至好多人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爲什麼今天要提這個題目?就看到一些現象,認爲出家以後,就是師父了,怎樣標榜自己有本事,不要說我們寺院僧衆和我們南充市的居士,包括現在的宗教部門對我們佛法、佛教,該怎樣來正確對待的問題上,都是模糊的,認爲香火越旺,錢找得越多,這個就辦得越好。像我們那個火鳳山,有個出家人,標榜我每一年,我放焰口,我一個人的收入就要20幾萬到30萬。還有人跟我說,“哎呀,你們這個地方的出家人,拿點衣單費,怎麼這麼少?”人家普陀山出家人,最低兩叁千,最高七八千,還有一萬多的。像我們南充的僧人就認爲,學會了放焰口,師父教了你一個飯碗,你還可以去走洲吃洲,走縣吃縣,梆梆一響,铛铛一敲,人民幣就往包包裏進來了,也就這點本事,這叫道嗎?這叫德嗎?如果說我們又能放焰口,又能供天,又能打水陸法會,又能做普佛,又能做一切佛事,只能說是你自己工作本職當中的一種技巧而已,只能是這樣,過去佛教把這個叫經忏鬼。作爲我的弟子,如果我沒有把問題跟大家講清楚,那就是失職了,那帶出來都是些糊塗蟲,最多大家出去找點錢,本事大點的能掙十萬,二十萬,走到那些有錢的地方去,能夠放焰口,能夠供天,能夠跟人家做個水陸法會,坐下內壇,那就是金剛上師了?我今年從修道到學佛四十多年,我可以明確的講,這些人開始還沒有做這些之前,還是紅光滿面,後頭慢慢的就變成眼睛圈圈周圍都是黑的了,就是滿臉黑氣,因爲經常跟鬼打交道,他變得跟鬼差不多了。跟佛打交道,變得是佛啊,跟聖人打交道變得是聖人。與愚人打交道,變得就是愚人。我們如果沒明白,我們再閉十次關,再參加幾次安居,沒把這個問題弄清楚,那我們的修行道路,前途渺茫。道和德的這個關系,這個概念要弄清楚,你就學得很好又如何呢?我還可以這樣說,我所見到的很多,能放焰口,能做普佛,能供天,能搞水陸法會,能拜忏,能施食,能搞一切儀軌的人,我還沒見到一個是大成就者,最多是個金剛上師,最多是能夠爲了衆生,滿足衆生的利益,掙點福利而已,積點功德。如果弄得不好的話,如果爲了貪財,爲了貪名,爲了在裏面圖利益的話,那就有一句話,在增廣上登得有,叫地獄門裏僧道多。有的就一天總在想啊,跟師父沒學到啥子嘛,就成天跟我們講大道理,又沒教我們敲梆梆,又沒教我們敲铛铛,又沒教我們放焰口,我要教你的,你學不到,你還沒具備那種資糧,是你放那點焰口,對我來講,用我們四川話來講,那就太小兒科了,真的是太小兒科了。我們這裏面恒通不是接了法的金剛上師嗎?廣永是接了法的金剛上師嘛,都接了的呀,你們看到鬼沒有啊?你們都是金剛上師了,鐵圍城在什麼地方?今天是六月十九,鐵圍城是哪個菩薩在值日啊?講我聽一下,明天是哪個菩薩在值日啊?你值日的菩薩都不曉得,你怎麼買得通呢?就念兩句,就請個聖,不要說你們,我在北京講課,像那些記者采訪我的時候,我都這麼說,我認識的金剛上師,是千千萬萬,但是我就沒見到哪一個是把鬼認到的,但是爲什麼要做?群衆需要,衆生需要,爲了安慰衆生,我們用這種儀式,來爲衆生消災免難。我們是發願,祝願他們,用這種願力,才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話也說得過去呀。我們的願力,我們沒有願力,菩薩也有願力呀,究竟這個願力實沒實現,收到鬼沒收到鬼,反正我們一腳推到菩薩那裏去了,這也是過去了的,反正我經是念完了的,讚子是唱夠了的呀,超度沒超度,本本上是這麼寫的。如果說我們要成正果的話,那我們這一生就要對衆生負責任,那麼不負責任的佛事,我們又收了人家的供養,你說我們是個什麼結果啊?我問了很多人了,我在省佛協開會提這個問題:“你們究竟看到鬼沒有?”他們都笑一下,“沒看到。”但是我也不好意思跟他們說,我說:“你們沒看到,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又說你太我慢貢高了,你看到了糊弄我們沒看到的,我看到鬼的人,不一定跟鬼打交道,就是沒看到鬼的人,一般都愛去糊弄別人。所以說古人都按照知而不言,言而無知,真正懂得這些的人,不願意做這些事情。你看成都文殊院有副對子嘛,凡人都知道說,從古知兵非好戰,能攻心則反側自消,懂兵的人,懂軍事的人,不想打仗,就在那倒懂不懂,什麼都不怕,一看到人家有錢了,那都無所謂了,這叫道。你有這些本事,有這些技術,可以做些事,我們佛教把它稱爲事業部,這是一種事業,事業部是個什麼東西?是奠定我們跟群衆,跟社會,跟衆生一個聯系基礎的這麼一種方法,這麼一種,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東西弄清楚,有的好像是在裏頭沒學個啥子,有人認爲好像讀了幾天書,好像認爲自己有好大一壺還沒倒出來。我昨天晚上說了,就你讀那幾天書啊,我說你那一壺倒出來是蜜糖也好,就害怕是醋,就不好。
今天晚上跟大家講這個,就是談論我所想說的知心話,因爲我有體會,我這幾十年來的體會,從古到今,中國佛教的曆史上,沒有一個,也找不出一個,真正成就的人去講經說法的,沒有,講法的叫法師,講經的叫經師,講律的叫律師,真正成就的人,叫說法,不是講經,還拿幾本書在那裏吱吱哇哇念那些,那是跟大家解釋。所以我們大家講的是什麼?講的是真誠的悟道捷徑,所以我們修行要明白什麼叫道?什麼叫德?有其道而無其德,你這一輩子枉然,不成其果?德是什麼東西?所以佛教爲什麼把出離心除…
《道與德的關系——有道無德其運不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