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意輪金剛法概要

  如意輪金剛法概要

  《如意輪金剛法》是佛教密宗的一種修行方法。所謂密宗,就是沒有經過上師灌頂和傳授不能習修,而且也不能轉告他人,密而不顯,密而不示的修行方法。密宗的修行方式分爲四大部。密宗中的每一個教派,雖下手修行的方法不同,但卻離不開這四大部:

  第一部:事業部

  它的方法重于衆生緣用一定的方式爲人們做一些善事,如:放焰口、念普佛等一些寺院裏常見的佛事活動。

  第二部:行持部

  以自己內觀修行爲主的方法。

  第叁部:瑜伽部

  就是要通過與上師、本尊相應,而達與佛、法、僧相應。即自力與佛力、自性與佛性相應的方法。其旨趣在于攝取單一的有相法。

  第四部:無上瑜伽部

  就是用我們的意識去領會對治方法的一種離戲修行方法。其旨趣在于無相。

  以上這四部既可以作爲獨立的修法,也可以作爲次第的修法。單修任何一部,只要功德圓滿,也能成就。無論多少法,都離不開一個整體,所以把這些分散而歸一的形式稱爲密法的不二法門。

  《如意輪金剛法》是由密宗中的兩個部組成,即:

  一是屬于瑜伽部的《金剛法》;

  二是屬于無上瑜伽部的《如意輪》。

  金剛法就是以咒、印、觀與佛、法、僧相應,而達到金剛不壞的方法。因其旨趣在于攝取單一勝境的有相法,故可作爲下手的方便。

  如意輪是一種離戲的修行方法,要求行者與上師心與心的交融,不僅需要嚴謹的道場,而且還要具足豐厚的定道資糧。此法在《大藏經》秘密部有完整的法本,是屬于無相密乘。

  把《如意輪》和《金剛法》結合起來,相互融通,以如意輪轉的形式、叁密相應的方法直入菩提道。就是《如意輪金剛法》,這樣的設置使學修者既有下手方便之妙用,又有無色無相之勝境,從有相契入無相,圓滿功行。

  《如意輪金剛法》分爲叁步:

  1、開示法;  2、本尊法;  3、成就法。

  這叁步,又是叁個部分。他們可以按次第來習修,也可以分各自獨立修持,因爲是每一部分都具有獨特性和完整性。學修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緣分、資糧、願力,既可以獨立修持一部分而獲得成就,也可以把叁部分作爲次第法依次修持而成就。

  二、《如意輪金剛法》的瑜伽

  密法雖形式各異、方法多樣,但其旨趣沒有離開“瑜伽”——相應。密法密在哪裏?就密在“瑜伽”這兩個字上,這是任何密法都離不開的規範形式,是密宗最根本的宗旨。

  《如意輪金剛法》在習修上可以概括爲七大相應:

  1、身口意相應:身口意是物質與精神的高度統一,不能各自分立,身口意不相融通,我們的身心就處于不調和的狀態,所以習修首先要達到的就是身口意相應。

  2、咒印觀相應:咒是總持,又叫真言陀羅尼,它含有無量的妙法義理。他是口與氣的定向脈契,是萬變之總持。通過念咒就可以達到定向融通的作用。

  法印:是形體與法的定向融通姿勢,是爲了使氣、神、身體與法性相融通而作的定型姿態。

  觀想:是相應時必須設立的意識歸向目標,以此目標(上師和本尊體相)來攝持散亂意識,使心歸于一境。

  咒、印、觀相應也就是念咒、結印、觀想叁密相互配合,目的是爲了獲得上師的加持和集中意識。

  3、佛法僧相應:僧既是法、僧既是佛;法既是僧、法既是佛;佛既是法、佛既是僧。佛法僧叁寶要統一在一個概念中,才能相應。

  4、上師相應:所謂上師相應,就是在修煉時,把上師的願力、慈悲力、智慧與行者自己的業力、恭敬心和智慧配合起來,得佛力加持,此乃密法之方便。

  5、本尊相應:把本尊變成我們自己,把我們自己變成本尊,把自性融合到本尊的德相中去。

  6、定慧相應:所謂定慧相應就是有止有觀,止觀雙運。當心止于一境時,就會産生一些景象,這就需要去觀照、去對治。定與慧要配合,否則定中的障礙就難以排除,不能達到常照常寂的境界。

  7、大圓滿相應:就是在修如意輪成就法時直接與佛融通。這種相應,可以由上師依據傳承法脈,而向學者傳授;也可以根據上師的智慧伏藏向學者傳授,也就是上師運用智慧神通直接向習修者做特殊的加持開示,這後一種相應,要求學者的智慧層次與上師相近,達到脈契通融。

  “能明自性方是道”。通過“瑜伽”這種形式,是要我們從內心修證,不是向外求虛玄。

  叁、《如意輪金剛法》的灌頂

  密宗,首先要具備的規範就是灌頂,這種儀規是佛教密宗特有的。密宗的學習,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要通過上師灌頂傳授,方可習修。沒有灌頂,就沒有密法之密了。

  灌頂具有兩種旨趣:

  其一:就是要取得學修密法的資格;

  其二:就是要獲得諸佛上師一脈相承的真谛傳承。

  灌頂主要分爲六種方便:

  1、授記灌頂:比如出家人在剃度的時候用水灑在頭上,就是授記灌頂;

  2、加持灌頂:如活佛與法王給衆生摸頂,用自己的悲心與願力,爲人們祈福消災;

  3、法儀灌頂:就是資格灌頂,爲學修者取得修密法的資格而舉行的灌頂;

  4、本尊灌頂:修什麼本尊灌什麼頂,意在得到與本尊相融通的脈契;

  5、法力融通灌頂:要求灌頂的上師不但要具備資格,具足功德,而且要在學修上有所成就,這種灌頂較爲少見;

  6、大圓滿灌頂:要求灌頂上師必須達到諸法圓融的成就,沒有圓融,就不能進行大圓滿的灌頂。

  以上六種灌頂皆因其緣而授。習修者可隨緣而就。

  《如意輪金剛法》的灌頂儀軌主要有:法儀灌頂、本尊灌頂、法力融通灌頂、大圓滿灌頂。各種灌頂,以不同的因緣條件而舉行。因衆生因緣故:

  《如意輪金剛法》的灌頂以起步高見長,習修者在開示法的習修中,就可以得到法力融通灌頂,使習修者在一分鍾至十天的時間裏,就可使自力與佛力相融,圓成法性。這在密法中是少有的。

  四、《如意輪金剛法》的行法設置:

  密法的設置,分爲六個階段,以便習修者按次第習修:

  1、加行法;

  2、叁密相應法;

  3、上師相應法;

  4、本尊相應法;

  5、圓滿相應法;

  6、大圓滿相應法。

  以上六個次第中的每一個次第都可以作爲獨立的修行方法。但一般都提倡按次第習修。

  《如意輪金剛法》的設置,分爲叁個階段:

  1、開示法:即將加行法、叁密相應法、上師相應法叁合爲一進行傳授、習修;

  2、本尊法:即本尊相應法;

  3、成就法:就是大圓滿相應法。以如意輪作爲瑜伽融通諸佛的手段,而即身成就。

  《如意輪金剛法》習法宗旨就是:以直達本源的菩提心,與上師、本尊、諸佛融通相應而即身成就。

  

✿ 继续阅读 ▪ 上師相應法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