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6· 水中壺

  16.水中壺

  佛陀率領僧團居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年輕人時常來聽佛陀講經說法。

  有一天,年輕人愁容滿面,看見佛陀就不停掉眼淚。

  佛陀問:「怎麼了?發生什麼事嗎?」

  年輕人說:「我父親生病過世了,我很難過!他是個很好的人,爲什麼無法活得長久?」

  「你不是常來聽經嗎?」佛陀慈祥地問。

  「是啊!只要您在這裏講經,我都會來聽。」

  「既然如此,你應該聽我說過生老病死、人生無常的道理。」

  「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並不覺得父親已經年老了啊!」 年輕人哭得更厲害了。

  佛陀解釋:「生命的長短不是以歲數而定,而是他在人間的緣有多長,生命就有多長。」

  「父親舍身後是上天堂或下地獄?請您一定要爲父親加持,讓他能夠往生天堂,否則爲人子的我會很不安!」

  這時,佛陀了解說再多道理也沒用,因爲煩惱已占滿年輕人的心。

  佛陀說:「難得你這麼孝順,我答應爲你父親加持,但是你必須依照我說的方法去做。」年輕人很高興地答應了。

  佛陀請他拿兩個壺過來,其中一個壺灌滿油,另一個壺則放一些石頭:

  「來!現在我們去河邊,你趕快叫你的親人及鄰居一起去。」

  年輕人很高興地召集親友一起來到河邊,依佛陀指示,將兩個壺放進河裏,然後將壺打破。放石頭的壺被打破後,石頭隨著壺的碎片沈下去;而放油的壺,雖然碎片下沈,油卻浮上水面。

  佛陀請年輕人和周圍的人用虔誠的心來祈禱──讓油下沈,石頭上升。大家聽了都覺得很奇怪,因爲不論如何虔誠祈禱,也不可能讓石頭浮上水面或讓油沈下去。

  見大家議論紛紛,佛陀微笑說:

  「行善就像把油放在壺裏,造惡就像在壺裏放石頭。當生命結束,善業會往上浮升,惡業則向下沈淪,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是靠人加持就可以往生好的境界,如同石頭無法靠著祈禱而浮上水面。」

  人往生後何去何從,完全決定于自己生前的所作所爲。所以我們要以正確的心態面對世間萬物,起心動念和言行舉止都要從善去惡。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