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們對外人很慈悲,但是對家人卻不行。爲什麼會這樣呢?怎麼才能改變?

  在修行人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們與外人能夠相處好,與家人卻相處不好;我們對外人很慈悲,但是對家人卻不行。爲什麼會這樣呢?怎麼才能改變?

   上師解答:很多人說,“我對外人挺好,別人對我的印象也很好;但是我對家人不行。對其他人我有慈悲心,但是我對家人始終發不出來慈悲心。”這就說明了你沒有真正的慈悲心,你沒有修行。因爲別人還不了解你,你在外人面前偶爾說幾句好話、關心關心、照顧照顧就行了,不用經常裝,這沒什麼可難的。難在哪?你對經常接觸的人要持之以恒地付出、照顧、關心,那才是真正的難處。你能感化他,這才是你真正的進步。

   那些外人跟你不經常接觸,不太了解你,也不怎麼需要你,所以沒有什麼矛盾和沖突。家人不一樣,天天接觸,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如果不是真心對他們好,互相就很難相處。其實你跟家人在一起的心態,才是你真正的心態,真正的面目!對外人挺祥和的,這都是裝的嗎!裝模做樣、花言巧語,你已經欺騙衆生了。

   發慈悲心、菩提心的時候要慢慢擴大範圍,尤其是實際行動的時候更要按次第,從自己身邊的有緣衆生做起,無緣的衆生你想度也度不了,想幫也幫不了。他成爲了你的親人,這也是一種緣分。現在我們都修慈悲心和菩提心。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佛。這也有過程,我們要努力,慢慢一定要做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