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執不廢共修證

  不執不廢共修證

  我們凡夫可憐,不是執著于修就是廢修,不是廢修就是執著于修。就像《宗鏡錄》裏面說的:“不觀空以遣累,但著空以廢善。不達有以興慈,但取有以起罪。”所以,流浪生死,煩惱不斷。這是對于修行人來說的了,可見還有不知道要修行的人,他們會更加的可憐。如何才能脫出生死輪回,步入正確的修證呢?下面看看博山和尚答不執修證不廢修證的問題。

  吾宗門下,毋論利鈍賢愚,但以信而入;既發起猛利心,如坐在鐵壁銀山,祇求迸出,諸妄想心,悉不能入,觀照功行,安將寄乎?果得一念迸開,如披雲見天,如獲故物,觀照功行,亦何所施?祇貴參究之念甚切,其參究亦涉于功行,但不以功行立名;如看破世緣,切究至道,亦涉于觀照,但不以觀照立名。如圓覺雲:“惟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若以觀照爲事,則有能觀能照之心,必有所觀所照之境,能所對立,非妄而何。所以禅宗雲:獨蹈大方,心外無境,將十方世界洎父母身心融成一個,坐斷兩頭,始得個入門。

  向上一路,更須自看,不然,盡是鬼家活計,安可以修證同日而語耶。果颟顸不到此地,即名自欺,此輩名爲可憐愍者,甯堪齒錄也。南嶽雲:“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即此不染汙之修,可謂圓修,還著得個修字麼?即此不汙染之證,可謂圓證,還著得個證字麼?如此則終日修而無修,掃地焚香,悉無量之佛事,又安可廢,但不著修證耳。九地尚無功用行,況十地乎,乃至等覺說法如雨如雲,猶被南泉呵斥與道全乖,況十地觀照,與宗門而較其優劣可乎。

  生活中的確也是也這樣,執著于“修”的時候,往往與“修”背道而馳了。不“修”更加可憐,等于完全放棄,更不能這樣。所以,要時時刻刻想著“修”這件事,要把“修”落實到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然而卻不能執著于某一個“法”。六祖大師告訴我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時時刻刻糾正自己的錯誤”。

  其實,自己在禅堂用功的時候深有體會。如果執著于功夫的時候,功夫就起不來了。當然,如果不提話頭,功夫更不可能起來。只有把話頭提起來,專注疑情,然後任其“左右”(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或者說是“不管他”,但也不能一點也不管),一會兒就會“悠哉遊哉”了。

  

✿ 继续阅读 ▪ 放下就如此痛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